锚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奋力推进沈阳新时代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沈阳市吕志成市长接受2023海外华文媒体沈阳采访团集体采访中对沈阳市的介绍 2023年,是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开局之年,是国家实施东北振兴战略20周年。沈阳是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也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东北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在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中地位举足轻重。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锚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聚焦推动产业发展与转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社会发展与转型,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及“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努力在辽宁打造新时代“六地”中当好“排头兵”,奋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具体来说,就是“一个提升、五个推动”。 一、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充分发挥支撑、领跑、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城市首位度、增强城市贡献力。我们锚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准确把握沈阳所处的历史方位以及城市性质、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基础优势,制定实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着力打造国家现代综合枢纽、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一枢纽、四中心”,细化明确了“三步走”战略步骤,即到2025年,把沈阳建成东北地区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重要中心城市;到2035年,建成国家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中心城市,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到2050年,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我们聚力拼经济、稳增长,全市GDP增速已经连续12个季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连续6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前三季度,全市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列全国同类城市前5位,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我们持续扩投资、促消费,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近年来全市新签约、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快速增长,各大央企、民企、外企纷纷看好沈阳,“山海关不住、投资到沈阳”的局面正在形成。德国宝马扎根沈阳20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标志性成果,去年6月总投资150亿元人民币的宝马里达工厂建成投产,今年5月总投资102亿元的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全面动工,宝马沈阳生产基地自2010年以来累计投资近千亿元,沈阳已成为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生产基地。坚持把促进消费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乐购沈阳”工程,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6%,规模占全省40.9%,沈阳名列福布斯中国发布的全国消费活力城市榜单20强。 二、着力推动创新发展 创新是沈阳的鲜明标识和强大基因,沈阳已连续两年入围全球创新指数“科技集群”百强榜单。我们推进科技创新,坚持创新空间、平台、生态、人才一体推进,加快建设以浑南科技城为重点的“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加快布局以“一校一园”为主要模式的创新创业载体,全市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由不到20%提高到了5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增速连续3年超过20%,科技型企业总量突破2万家,较去年末增长34%。实施“兴沈英才计划”,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建设人才成长型城市,京沈人才专列顺利开通,“智汇兴沈”“博士沈阳行”等系列引才活动成功举办,“沈水之阳、我心向往”的城市之约得到了各类人才的热烈响应。我们推进产业创新,聚焦培育高端装备、航空航天、集成电路、食品加工等八大千亿级产业链,以“头部企业+配套园区”模式打造众星捧月、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带动头部企业配套率从25%提升至40%,推出了一系列体现中国速度、中国水平的“沈阳制造”,新质生产力不断集聚壮大。积极发展创新型、服务型、开放型、总部型、流量型“五型经济”,突出数字赋能,加快建设“东北数字经济第一城、全国数字名城”。我们推进制度创新,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等制度型开放,把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先手棋”,对标世界银行新版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迭代实施了营商环境6.0版改革,“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经验全国推广,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到14.12小时和0.35小时,稳居全国第一梯队,沈阳已连续两届入选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外界对沈阳的预期持续向好,市场活力不断迸发。今年1-10月,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23.77万户、同比增长57.1%,平均每天增加约800户经营主体。 三、着力推动协调发展 因地制宜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多元化,实现组团式发展、内涵式提升。我们带动区域协同发展,携手“6市1区”建设国家级都市圈,实施规划共绘、交通共联、产业共链、平台共享、生态共保、文旅共建、社会共治“七大工程”,辐射人口2200万人、面积7万平方公里,吸引更多人流、物流、商流竞相涌入,区域一体化、同城化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我们实施城市更新,深入推进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老旧管网改造、城乡接合部提升改造、街路更新改造以及铁路、三四环沿线和高速公路出入口整治等“五项工程”,组织开展道路清洗、建筑立面管理提升等精细化管理“十大行动”,高水平规划建设35个核心发展板块,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城市发展格局脉络愈加清晰。2022年,沈阳成功获批全国首批、东北唯一城市更新试点城市,连续五年被国家住建部遴选为城市体检工作试点和样本城市,建立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统一部署协调机制、出台城市更新中长期规划两条经验全国推广。我们打造宜居和美乡村,推动水、电、路、污、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统筹抓好农厕、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布局打造美丽庭院、美丽村屯、美丽田园,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让更多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四、着力推动绿色发展 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方面,全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沈阳。我们强化污染防治攻坚,以更高标准接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2年全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全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我们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坚持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园美城,深入实施“绿满沈阳”工程,匠心打造万里慢道、千里水道、百里花廊,改造提升“一河两岸”、环城水系景观,用3年时间建成口袋公园3000个,初步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我们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扎实推进国家清洁取暖城市、无废城市、智能建造城市等试点示范,加快建设绿色工厂和低碳园区,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水平,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沈阳发展新能源优势明显,正在加快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风光氢”多能互补发展,着力打造千亿级北方储能之都。 五、着力推动开放发展 开放是城市活力之源。沈阳作为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因开放而兴、因开放而盛。我们持续完善枢纽功能,坚持大枢纽带来大物流、大物流带来大产业、大产业塑造大城市的思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RCEP,不断拓展“空陆海网”四条丝路,累计开辟至洛杉矶、芝加哥等国际客货航线将近50条,中欧班列开行规模稳居东北第一、全国前列,货物辐射全球20余个国家、50余座城市,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约200%,各类要素资源正在加速集聚,更多商品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我们加快提升平台能级,叠加放大临空经济区的空港优势、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优势、综合保税区的特殊监管优势,高水平建设中德、中日、中韩、中俄等国际合作园区,国际艺术品保税展示、机床保税维修再制造等新业态落地运营,宝马、米其林、罗森、希杰等世界500强企业相继投产增资,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速超过30%。我们全面深化对外交流,强化外事+、打造国际沈,高标准建设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持续开展“你好,沈阳”品牌全球推介活动,成功举办国际赛艇公开赛、国际青少年足球赛等精品赛事,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东北亚人才交流大会、韩国周等一系列国际级会议在沈阳接踵开幕。目前,与沈阳结为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突破100个,沈阳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国际范儿”越来越强。 六、着力推动共享发展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沈阳成功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我们全力做实民生工程,深入实施“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健康沈阳”“品质养老”等民生工程,悉心做好“一老一幼”服务,用心用情解决群众供暖、燃气、停车等急难愁盼问题,“舒心就业”入选国家示范项目,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保持100%,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一刻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全面形成。老旧小区改造连着民生福祉,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将全市1597个老旧小区全部改造,实现旧貌换新颜,今年任务是改造800个,全面实施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我们积极拓展公共服务,深化英雄城市塑造,建设“百馆之城”“书香沈阳”,建成开放城市书房、城市书屋、小剧场200余个,累计接待市民超千万人次,已经成为城市公共服务创新的亮丽风景线。2028年全国第十五届冬季运动会将在辽宁举办,沈阳作为主办城市,将全力做好全国首个“双运之城”这篇大文章,促进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体育融合发展,吸引带动千万人上冰雪。我们提高人口整体素质,落实生育支持政策,提高人口生育水平,聚焦“安全、健康、乐学、成长”建设教育强市,加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稳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梯队,人均期望寿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新时代的沈阳向上向好、蓄势腾飞,“进”的势头在延续、“新”的动能在增强、“优”的结构在显现、“强”的动力在集聚、“好”的预期在巩固、“美”的颜值在提升,沈阳全面振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沈水之阳、我心向往!沈阳欢迎您!

海外华文媒体四川采风:三苏祠寻中华文脉 剑门关攀千年蜀道

参观者在翠云廊了解古蜀道 “苏东坡乐观豁达的性格和成长环境密不可分,华侨华人虽然身居海外,对中华文化仍有浓厚兴趣和认同感。”参观四川眉山三苏祠时,芬兰《赫尔辛基时报》中文版董事长仇绍光相机快门按个不停。他说:“我们应该当起桥梁纽带,把苏东坡诗词中的诗韵传递给世界,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 10月19日至22日,“行走中国·2023海外华文媒体美丽四川行”活动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哈萨克斯坦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41家海外华文媒体走进眉山三苏祠、广汉三星堆、广元翠云廊等地采访,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讲述巴蜀文化故事。 位于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是迄今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的商时期古蜀国都城遗址,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发展格局的重要见证。“多次听说三星堆,如今一睹真容,比想象中震撼。”在三星堆博物馆参观后,美国《美华传媒》总经理王勇感叹,这些造型独特、工艺精湛的文物,让他对古蜀文明有了直观认识。它们背后的古蜀文明,不仅彰显了四川深厚的历史底蕴,更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走进翠云廊,千年古树比比皆是,我们仿佛在与千年前的人和事对话。”位于广元市的翠云廊,是罕见的人工造植的古老行道树群体。被8000余株千年古柏掩映着的金牛古道,是古代蜀地通往长安的主要交通线路。加拿大红枫林传媒总编辑姚风明已是第二次踏上翠云廊,他说,近年来,广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古蜀文化的挖掘都让人印象深刻。作为海外华文媒体,姚风明希望通过报道,让更多华侨华人感受青苍簇拥的千年蜀道魅力。 有着雄、险、奇、秀特点的广元剑门关,始建于战国中期,同样是蜀道的重要构成。因其峰峦倚天似剑,崖壁相对似门,故称“剑门”,素有“两川咽喉、蜀北屏障”之誉。 “蜀道之行,让我对中华文化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菲律宾《商报》执行总编辑蔡友铭表示,剑门关承载着千年三国文化,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他将详细记录此行所见的蜀道剑门、所闻的蜀道故事,推动中华文化在更广阔范围传播。 对于做好巴蜀文化的国际传播,加拿大搜罗传媒总经理陈林有着自己的思考。“四川历史文化富集,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用好这些资源,讲好巴山蜀水的故事。”他建议,海外华媒应该深入挖掘巴蜀文化内涵,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传播,还要进一步加强和当地的交流合作,提升三星堆、三苏祠和剑门关等文旅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南京软博会76个项目签约 总投资达462亿元

12月30日,2021云上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简称“软博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举行。本届软博会最终达成洽谈签约项目76项,总投资额达462亿元。其中12个具有代表性的重大项目举行了云上签约仪式,累计总投资额达187亿元。 2021云上南京软博会以“软件定义 点燃数字引擎”为主题,自12月26日开幕以来,共举办1场技术大会、1场项目签约仪式以及12场高层次专题会议论坛和交易对接活动。南京市工业软件产业链企业交流对接会、全球开源技术大会、2021“星光江苏”数字经济新品发布会、江苏·宁夏数字经济合作线上推进会等一批云端展示、论坛、交易、人才招聘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了国家、江苏省、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成果和一批优秀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为软件产业搭建了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平台。 云上展会吸引了超过1500家企业参展,国产智能防疫一体化平台、艺术品交易区块链、双碳智慧园区解决方案、FMS(柔性制造)系统等一系列创新前沿软件信息产品在展会上亮相,让观众足不出户就享受软件科技“盛宴”,同时,也通过举办云对接、云会议以及新品展览、论坛研讨、洽谈交易、人才招聘等系列活动,架起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与用户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桥梁。 作为首个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中国软件名城”,南京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已经指明。 在2021云上南京软博会开幕前夕,南京正式出台了《南京市推进软件名城提质升级 打造万亿级产业行动计划》,为首个万亿元级产业画好“建设图”。 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七届的软博会成为南京市软件产业创新和对外开放的一张靓丽名片,为打造南京数字经济新高地,碰撞新思维、新火花,展现新技术、新产品提供了良好平台。未来,南京将进一步聚创新之能,乘开放之势,让南京软博会的品牌不断闪耀。(完)  

吉狄马加:或许诗人天生就是环境和自然的保护者

图为吉狄马加在青海湖诗歌节上致辞。 李隽 摄   中新网青海海北8月5日电 (李隽)“近些年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别的国家也都相继出版了一些有关生态诗歌的诗集,诗人从这个星球不同的地方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他们将个人经验、地方经验与诗人如何承担保卫这个世界的神圣责任联系在了一起。”4日,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诗人吉狄马加在青海省参加2021年青海湖诗歌节时说。 “诗人通过他们的眼睛、心灵和想象所能抵达的地方,把人类所面临的灾难、困境和暴力都最真实的告诉了我们,或许诗人天生就是环境、生态和自然的保护者,因为诗人的存在,伟大的自然和生命将会千百次的复活并成为不朽,因为在我们的词语中,太阳、群山、森林、草原、河流以及灿烂的群星、转瞬即逝的微光、孩子干净的眼睛、任何一种乐器为爱情被拨弹后的叹息都会在新的语言的空间和维度里长久地存在下去。”他说。 吉狄马加表示,人类与这个世界上的万物在道德地位上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以人类只为其自身利益的思想准则和行为方式,来无度的挥霍现有的自然资源并挤压别的动物生存的空间,特别是面对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所产生的对环境的破坏,人类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不同的植物和动物都是这个大自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直到今天,我们看到在草原和山里人家,院子里仍然堆着层层叠叠的牛粪燃料,用于取暖编织衣物的牛羊毛都取自于他们养殖的牛羊,喝的牛奶吃的青稞以及各种肉类,都在一个循环的相互依存的体系中。我们应该从这些善待自然和生命的伟大传统以及生活方式中,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吉狄马加说。 “推动生态诗歌的写作,更需要我们结合诗人的写作实践来构建一种生态诗学,其实在这方面许多中外诗人都进行过有益的尝试。”据介绍,英国诗人塔德·休斯是一位环境主义者和生态诗人,他的作品《栖息的鹰》《思想之狐》《美洲豹》《乌鸦最后的抵抗》更深刻地反映了人、生态与动物之间的隐秘关系。去世不久的美国自然作家、生态诗人巴里·洛佩兹,更是以他所擅长的自然和动物故事感动过无数的人。 “我相信他永远不会真的死亡,正如他说过的一句话,‘我觉得自己被动物世界接受了。’我不会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他的灵魂一定会以另一种生命形态与他热爱的自然和动物厮守在一起。”吉狄马加动情地说。

中外诗人齐聚青海湖畔 以诗会友致敬自然

图为国外诗人在活动现场。 李隽 摄   中新网青海海北8月4日电 (李隽)2021年青海湖诗歌节4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开幕,来自国内外的80余位诗人齐聚青海湖畔,以诗会友共同探讨自然、环境、生态与人类心灵在诗歌中的创造和重构,并以诗歌的形式向伟大的河流和群山致敬。 青海湖诗歌节创办于2007年,至今已累计近16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中外诗人参加。 法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诗人高明当日说:“此前七届青海湖诗歌节的成功举办在世界诗歌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它创造了诗人之间相聚的机会,为诗人们创造了美好、信任、友谊的氛围,让我们在青海大自然的各种面貌中体会到诗歌带给我们的力量,让诗人们通过诗歌语言来表达和发现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图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诗人吉狄马加致辞。 李隽 摄 “青海在中国生态和环境方面所处的地位是极为显著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就发源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向青海致敬就是向伟大的河流致敬,向绵延不绝的群山和冰川致敬,向这片土地上的万物和生灵致敬。”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诗人吉狄马加说。 俄罗斯诗人安娜·加宁表示,居住在城市虽然很舒适,但是她很愿意接近自然。因为人类可以在自然中找到人生当中的爱和感情,也可以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感觉。 图为法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诗人高明发言。 李隽 摄 中国诗人、翻译家、《世界文学》主编高兴说:“几乎所有作家都会面对和书写自然主题。而对于自然,不同的作家又会表现出不同的姿态:热爱,敬畏,亲近,探寻,质疑,发掘……正是这种种不同的姿态孕育了无限丰富的自然文学。” 其间,2021青海湖诗歌节1573金藏羚羊诗歌奖揭晓,西班牙诗人路易斯·加西亚·蒙特罗获此殊荣。

西宁:一座四季常绿的花园城市

一街一品、四季常绿、花香满城的花园城市,如今的“绿色西宁,花园城市”令人精神振奋。四季常绿、花香满城,今天,这已经不是南方大都市的代名词,同样也是未来“大西宁”打造精致城市的美好期许。 古城西宁,这个西部经济欠发达的青海省省会,高海拔,干旱少雨,条件与内地城市无可相比,建设花园城市,勇气可嘉,底气何在?路径何方? “把规划建设宜居宜业‘大西宁’作为城市未来发展方向,把提升在兰西城市群中的极核作用和战略地位作为重点,切实扛起省会之责、走好西宁之路,高标准建设美丽幸福新家园。”今天,无数的内外因聚合,无数的主客观汇集,“如花似锦”的美丽西宁画卷定能呈现在世人眼前。 绿色西宁迈出新步伐 “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是西宁人民永恒不变的绿色追求,我们将持之不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西宁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西宁市市长张晓容曾这样表示。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西宁努力构建“一芯二屏三廊道”城市新型生态格局,在持续优化城市生态本底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城市绿化空间,大幅提升夏都颜值,以“花园城市”作为西宁自然环境的底色、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和民众高品质生活的底色。 每年放弃17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工业产值,西宁正在436公顷工业用地上建设首个西北地区国际园林博览园,成为西宁一道永久性的绿色隔离屏障。 项目位于西宁城市副中心多巴新城与甘河工业园西区之间的生态隔离绿地。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园林播种未来新城”为主题,按照“边申办、边建设”的总体部署,融入“海绵城市”理念,通过实施有高原城市魅力的园艺精品工程,修复自然,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作为青海生态立省的写照,园博园是幸福西宁绿色发展的典型缩影。而与之遥相呼应的是西堡生态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达2.17万公顷的西堡生态森林公园是西宁“绿芯”,被称为西宁“中央公园”,项目涉及两区一县5个乡镇,31个行政村,是将来西宁城市布局和产业格局进行大转型、大升级的重要支撑。目前造林绿化、海绵化改造、山体景观林营造、道路作业等项目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已完成造林超过2200公顷。 绿色西宁底色渐浓 盛夏,漫步于西宁这个大“花园”中,火烧沟生态修复项目、北川河湿地公园、湟水国家湿地公园……极目远眺中,绿色美景尽收眼底。 绿树成荫、鲜花烂漫,信步于绿道,令人神清气爽……位于西宁市城西区的火烧沟仿佛一夜之间旧貌换新颜,成为夏都又一处绿色生态走廊的美丽景观。 这是一片面积达585万平方米的生态廊道建设区,如今区域内已有各类绿植百万余株。由于景色优美,已日渐成为周边群众休闲活动的最佳去处。 天水一色、绿意盎然、鸟语花香……过去的一年,太多变化令人欣喜:西宁市森林覆盖率达34.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夏都西宁的颜值形象加快提升,广大民众的绿色福祉明显增强。完成国土绿化3.99万公顷,为历年平均任务量的1.7倍,创历史新高;提前两年完成南北山1.8万公顷绿化造林任务。城区绿化由“单纯见绿”向“多姿多彩”转变,不断彰显园林城市的品质内涵,体现着高原人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在新时代共建共享,在新时代更加幸福。 花园城市前景可期 如今的西宁,不仅是地处青藏高原、拥有历史积淀的高原古城,更是身处兰西城市群的重要城市,规划建设宜居宜业“大西宁”已成为西宁的重要机遇和使命。 近两年,打造高品质精致城市,推动城市扩容提质,成为西宁上下的共识和行动。西宁也审时度势提出新的城市定位——“打造宜居宜业大西宁”,构建幸福西宁,花园城市。 今天的西宁,正以世界眼光、一流标准把握新时代城市未来发展趋势。实施“幸福西宁,高品质生活”八大工程,则是未来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的真实体现。而“花园城市”建设更是大西宁实现幸福城的最佳体现。 在浏览《“幸福西宁.花园城市”绿化美化彩化行动方案》时,记者看到了一份《西宁市适生彩叶植物品种表》,紫叶李、金叶榆、王族海棠、红叶碧桃……将近30种。尽管对这些植物品种了解不多,但美好的感觉油然而生。相信它们一定会在游园、在绿地、在高原古城的每一处舒展筋骨,展示自我、点缀生活、扮靓人间。 “努力实现绿化空间趋于完善,绿化品质不断提升,多彩花园初见雏形……”西宁市林业局局长周仁义说,我们要按照增绿量、提品质、添色彩、见成效的思路,紧扣绿化美化彩化主题,开展森林拥城增绿行动、园林精品提质行动、花园城市添彩行动,使城市面貌更美、生态环境更优、人居环境更佳,推动西宁城乡绿化成果高质量发展,实现市民高品质生活。

西宁:地绿 天蓝 水清的幸福城市

蔚蓝的天空映衬着清澈的湖水,弯弯的小河,金黄的柏树,山峦连绵起伏,多彩的秋装散落其间,其景致反比夏日更加绚丽多彩。金秋的西宁,除了蕴含着秋日气息的金黄,多了些许艳丽细腻的柔美,代表着夏日纷扰的碧绿仍在不断衬托着西宁绿色的底蕴。 “高原绿”让城市越来越美 金秋时节,在新建成开放的碧山公园,粉色、红色、白色的波斯菊构筑起公园入口处大片的花海,在秋日里与山间由低到高渐变的黄绿色共同描绘着一幅秋日图景。 “现在这个时节还能看到这样大片的花海的确令人欣喜。”58岁的晁玉良拿着手机在花海处拍个不停。作为老西宁人,晁玉良看到过曾经秋日西宁的单调,便更能从如今的秋景中体会到多彩的变化。“以前就算是夏季也不见得能看到颜色如此丰富的花朵。你看看现在,就算到了秋季我们也照样能看到百花齐放的场景。现在的西宁市真的是越来越美了。” 见缝插绿,见空置绿,拆墙透绿。近年来,西宁市先后建设规划面积达217平方公里的西堡生态森林公园,将436公顷工业用地用于建设园博园,相当于每年放弃170亿元的工业产值;曾经垃圾遍地的火烧沟,如今正在一步步转变为一片生机盎然、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曾经不见绿色、环境脏乱的苦水沟变成了绿化面积达75%以上的特色公园;长青园沿线原本已经卖给开发商的黄金土地如今则成为了贯穿城市中心的首个带状公园…… 随着公园的增多,市郊公园不再是西宁呼吸惟一的“绿肺”,城区的道路绿化也已不再是西宁城区惟一的“调色盘”。在城市的街角、道路沿线、河道两岸,一处处色彩丰富、形态各异、功能齐备的“口袋公园”“袖珍公园”“巴掌绿地”丰富着城市的绿地资源,提升着居民的幸福指数。 “以前街道上除了早年栽植的树木就再也见不到其他植被了。现在沿街除了各色花卉,街角的小公园也给我们提供了一处散步的好去处。不得不说近些年西宁城越来越美了。”家住五一路的张慧茹说道。 随着公园、绿地的增多,西宁市民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也由最初的3.2平方米提高到12.5平方米,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近年来,西宁市围绕“高原绿”建设行动,突出城市山体、公园游园、三河六岸、景观道路美化彩化等内容,构筑了多姿多彩的生态空间。成为西北地区惟一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双项荣誉的省会城市。 保卫蓝天让空气更洁净 在很多人眼里,远离城市的旷野才能目睹到地球母亲描绘的最纯正的蓝色,但西宁却用久久为功的毅力打赢打好蓝天保卫战,用最透彻的蓝天映射着这颗高原明珠散发的光芒。前不久,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大气中国2020》中,对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在2019年大气污染治理的努力程度和治理效果分别进行了打分,“从而得出了2020中国蓝天百强城市榜”,西宁则成为该榜单综合得分排名前20的城市。 西宁作为省会城市,承载着全省近40%的人口居住,处于全省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区域。但脆弱的生态环境、特殊的地理条件,让西宁必须在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头顶的这一片蓝天白云。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打赢打好蓝天保卫战,西宁市出台《西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相继制定《西宁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问责办法》《西宁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考核细则》《西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启动办法》等10余部地方性环保法律法规、工作制度,狠抓“抑尘、减煤、控车、治企、增绿”等措施,深入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解决扬尘污染、工业企业污染等突出问题。 从2015年至2019年,西宁空气质量优良率和综合指数排名连续5年位居西北五省省会城市前列,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总体良好。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5年77.5%上升到2019年的86%,PM10、PM2.5年均浓度大幅下降,其他污染物均控制在二级标准以内。” 而煤改气的实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清洁能源的同时,越来越干净、卫生的城市环境也是市民们切身感受到了对于空气质量改善带来的好处。 “以前一到供暖期,楼道里、院子里到处落的是煤渣子。自从用上了天然气,楼道里也干净了,空气也好多了,最重要的是比烧煤安全多了。”谈起身边的环境变化,家住城西区交通巷的71岁老人钱国富对此感触最深。 为了给冬季的蓝天减负,西宁加速大力推进“煤改气”工程,如今越来越多的住宅小区用上了清洁、方便的天然气。西宁主城区“煤改气”在北方城市率先清零。同时,为了强化煤炭市场规范化管理,西宁建立一级煤炭市场和二级销售网点,有序规范进行煤炭销售活动,并定期开展市场和网点煤质抽样检测,对经营不合格的市场和网点实行退出机制。 为持续巩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成效,全面完成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西宁市还通过进一步强化“技防+人防”监管力度,建立治理考核奖惩机制等方式护卫“西宁蓝”。 推进“河湖清”让水养着城 告别了往日的脏乱差,北川河畔如今绿树成荫,碧水连天,鱼鸟嬉戏,水榭亭台,如今的北川河湿地公园已经成为西宁市民日常休闲娱乐、消遣散心的好去处。“自北川河湿地公园建成后,每逢周末我都会带着家人来这里游园赏景,感受西宁美丽的生态变化。”此时虽已入秋,但北川河湿地公园内部依旧碧波荡漾,夏日的翠绿逐渐褪去,金黄的秋装却令这里有了别样的风貌。在市民王彻眼中,这一抹“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绝不亚于任何一处的美景。 95公顷的景区大水面、60公顷的绿化面积……北川河的综合治理将城市绿地、公共空间、生态绿廊有机结合,并与西宁市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相融合,形成了一处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城区水系景观带。而这一切都要得益于北川河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 不仅北川河,近年来,西宁市河道治理由单一治理逐步向深度治理与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相结合的综合治理转变,开展岸线综合整治,相继实施湟水河干流水生态综合治理及水系景观建设、北川河综合治理、南川河水生态文明建设、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隐患治理与规范化建设等,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流域水质总体稳定。生态补偿调节作用显现,南川河径流水量明显增加,湟水流域(西宁段)出境断面水质持续向好发展。 同时,西宁市落实河长987名、湖长258名,全市境内的65条主要河流和27座水库现在全部都有河湖长负责,全市87座涝池、18处万亩灌区、4处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1处重要湿地及其他人工水体等涉水区域也一并纳入河湖长制管理范围,实现了全市涉水区域全覆盖。 以水养城、以水美城、以水润城、以水活城。西宁市高标准推进“河湖清”建设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三川一水”综合治理,将“河湖相连、林水相映、城水相依、人水和谐”要求落实到城市建设发展的各个环节,把水系做活、做精、做美,切实筑牢绿色发展样板城市水生态本底,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

一年一度夏令时

A close up of a map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3月7号蒙特利尔的最低气温零下8度,8号最低零下3度,就是在这样还必须穿着棉袄的氛围中,一年一度的夏令时又来了。 其实说夏令时是不准确的,标准的说法是“日光节约时制”(Daylight Saving Time DST),是为了节约能源而采用的一种计时制度。 1895年,一位出生在英国的新西兰昆虫学家首次提出日光节约时制,因为他下班之后的时间是用来捉虫子的,他觉得如果把时钟调一下,夏天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于是他把这个想法提交给了惠灵顿哲学公会,为此他还得了一枚勋章。 1908年,加拿大安大略省雷湾小镇最早采用了这一计时方法;8年之后,德国、比利时在全国范围内采用。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时,更多国家采用夏时制,这样可以节约能源,因为more daylight = less lights. 1974年美国石油危机,尼克松总统更是签署紧急法案,把日光节约时间从1974年1月一直拉长到1975年4月(1974年8月9日,尼克松总统因水门事件辞职,估计去职时忘了签署法案结束夏令时)。 加拿大总是跟在美国后面亦步亦趋,美国把每年夏令时的结束时间从10月调到11月,加拿大也说好。当然最高兴的是万圣节卖糖果和烧烤的商家,据统计单就因为结束日期改在11月的第一个周日万圣节之后,就给商家多带来1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加拿大由于幅员辽阔,各地采用不同的时区、时间,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采用夏时制,而有些地方不是整小时的时差,比如加拿大东北部的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的某些地方就是30分钟时差。有些国家,比如阿根廷、智利、冰岛、新加坡等,全年采用夏时制,或者说他们已经完全不按照国际间约定俗成的时区概念来设定时间,而是我行我素,按照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设定时间。 由于科技的进步,手机、电脑等一些智能设备已经内置了时间调整,每年到了不管是需要拨快还是调慢时钟,都不用自己操心,坐飞机、乘火车也都不用慌,人们已习以为常,淡定得很。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刚开始采用夏时制引起了不少混乱,不是火车晚点,就是旅客赶不上飞机、火车、汽车,或者营业时间忘了调整,上班上学考试迟到等。由于中国东西差异大,统一采用北京时间,加上当时管理手段落后,每年调变时间的当天都是一场乱仗,到了1992年,政府宣布不再采用夏时制。 加拿大国内有不少人呼吁取消夏令时,理由是采用夏时制得不偿失。作为吃瓜群众,只要政府一天不取消,每年3月的第二个周日就得少睡一个钟头,然后一直要等到11月的第一个周日才能补回来。  

唐装古乐 武术芭蕾 变脸吐火 蒙特利尔彩灯嘉年华惊喜不断

【七天讯】(作者:李享)中国之光-蒙特利尔彩灯嘉年华文艺演出在国庆结束后进行了节目更新,以蒙特利尔当地艺术家为主,加上来自四川的变脸吐火演员共同推出一台全新的节目。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再次走进灯展现场。 文艺演出分为上下两场,上半场表演时间为晚上7:30到8:00,下半场表演时间为晚上8:30-9:00点。 开场由杨丽雅舞蹈学校模特们表演的《大唐盛世》对蒙城观众们来说十分新鲜。演员们轻盈的舞步在飘逸唐装和现代妆容的衬托下别有韵味,完美诠释了华人们对古典美和现代美的结合。 随后,男中音歌唱家张本发为大家带来独唱《滚滚长江东逝水》《雁南飞》。他的歌声优美醇厚,极富磁性。在他的歌声中,一幅绘有滚滚长江的宏伟画卷仿佛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一曲《雁南飞》牵动了现场华裔观众的心。盼归!莫把心揉碎!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紧接着,来自杨丽雅舞蹈学校的YLY舞团为大家带来了现代之爱在此刻尽情舒展舞表演。她们的舞步充满青春活力,着装带有韩流时尚元素。展现了华人社区年轻一代对韩流时尚的理解和演绎。 有多年古筝演奏和教学经验的蒙城古筝演奏家付晓雨为观众们带来古筝独奏《渡红尘》。她的独奏前奏空灵,乐曲沉静,好像讲述一个故事般缓缓道来。非心静之人不能奏出这样优美空灵的旋律。曲终时古筝之声飘飘而去,为观众留下无穷回味。一曲奏毕,仿佛仍有余音绕梁,曲终而人不散,现场许多观众们好像还沉醉其中,不能自拔。《美人吟》是一曲由后人编撰,讲述古代美人孝庄皇后对自己爱情生活的感叹和政治生涯的无奈。复杂的人物情绪配上悠扬的古筝独奏,在现代却也能讲述人们生活的起起落落,在蒙城观众们听来别有一番历尽千帆、终得其意的人生品味。 在一品悠扬沉静的古典音乐后,蒙特利尔凤凰武术馆的武术演员们为观众们表演了博大精深、张弛有力的中国武术。武术演员们或徒手搏击,或使用兵器,他们一个个身材精壮,精气十足,为观众们一展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演员们来自各个蒙城社区,同时也展现了蒙城的多元文化和中华武术在蒙城的深远影响。 在表演结束后,很多观众还觉得意犹未尽,离开时一步三回头地看向舞台。在8:00到8:30间分别是无人机表演、水幕映画和3D全息互动型歌手Maya Kodes演唱会。随后8:30到9:00间为下半场表演,表演内容包括清朝服装展示、芭蕾舞、男声独唱猴、美猴王拜岁、古筝独奏、变脸吐火。 开场再次由杨丽雅舞蹈学校模特们表演的清朝服饰秀《秀舞格格》。在大红色舞台的映衬下,由红黄相间绸缎制成的皇家唐装颇显贵气。格格们面带微笑,缓步轻移,“皇后”和“皇上”静坐在舞台右侧,格格们面容秀丽、举止优雅,徐徐走向“皇后”和“皇上”,向他们“请安”。 好一副皇宫的服饰盛宴。 看完中国古代美,再来看看蒙城现代美。年仅15岁的蒙城华裔芭蕾演员Anais Roy为观众们带来著名芭蕾舞剧《巴黎圣母院》中的经典片段“艾丝梅拉达”。舞蹈表现了吉卜赛女郎艾丝梅拉达的奔放热情,她不仅美丽动人,而且舞姿优美,内心纯洁高尚。身着红色芭蕾裙的小Anais优雅大方,一展芭蕾的曼妙舞姿,让观众为之倾倒! 随后是蒙城男高音歌唱家张韩为大家带来的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一杯美酒》。歌声把观众带到了一望无际的蒙古草原,一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展现在眼前,悠扬的长调如泣如诉,高亢的歌声悠扬动听,让观众为之陶醉。《一杯美酒》为维族歌曲。歌曲节奏欢快,热情奔放,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队生活的热爱。 《西游记》中的美猴王是很多华人们的童年回忆。此次的猴王拜岁由赵天乐演绎猴王。有深厚表演功力的他扮演的猴王猴里猴气,他还亲切地和舞台下前排观众互动、和小朋友打招呼。他的表演唤起了许多华人们童年或年轻时看《西游记》的美好回忆,许多华人观众在观看猴王拜岁时既感惊喜,又感思乡,他们的眼神里满是对以往岁月的回味和看猴王表演的欣喜。 青年创作型歌手九九(Sophie Chen)闪亮登场,给大家带来了两首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un autre été 》.她用流利的英法文向大家问好,随后为大家演唱了一首她在“最美和声“中脱颖而出演唱的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九九的嗓音甜美,极富穿透力,是实力派唱将。《un autre été 》是她为病重的父亲作词作曲的歌曲《再等一个夏天》,她对父亲的深情和不舍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个人。 文艺演出以变脸吐火结尾。变脸吐火皆是川剧绝活,极具戏剧性的表演展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演员们突然突出火龙,或瞬间变脸的表演惊险刺激,看头十足。 来自四川的变脸演员蒋进出生于梨园世家,从小深受川剧艺术熏陶。1992年考入四川省艺术学校深造,练就一身扎实的川剧本领和变脸技艺。1998年拜师著名艺术家、”中国变脸王”王道正,传承了更加神秘莫测、变幻无穷的变脸艺术,技艺臻至大成。蒋进多次参加中国乃至世界重大文艺晚会演出,多次代表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出访美国、英国、日本等全球几十个国家,参与国际重大文化交流活动;另一位变脸演员是曹宇。他毕业于中国四川省川剧学校,工武生,曾获川剧“桃李杯”大赛金奖,代表剧目有《闹龙宫》《夜奔》《三岔口》《变脸》等。吐火演员刘晓鹏,毕业于四川省川剧学校,现供职四川省川剧院。主演折子戏《三岔口》,《打瓜招亲》,《拦马》等。担任川剧《火焰山》,《镜花缘》《狮子楼》武打设计,赴欧洲多国巡演。担任《宋士杰》《白蛇传》《金沙江畔》《双八郎》副导演,技导等职。受到国内和国外专家的好评。有他们三位大将坐阵,变脸吐火的表演看得观众们连连叫好掌声不断。 看完演出,余兴未尽,走到灯展门口时,有大熊猫热情地和我们说再见。灯展主办方MCCAF的主席黄显淑女士亲自在门口迎送观众,她还带上娃娃头套,亲切地和小朋友们互动。她很诚恳地说:“(通过迎宾礼节)我们想让观众高高兴兴地来,满满意意地走。”她认为,迎宾和送客礼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宾客表示尊重和欢迎的礼节,她希望通过和观众的互动让他们感受到华人社区的热情好客,为他们的观灯之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娃娃头套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年画中的娃娃形象,大头红脸,很多蒙城市民看到之后感到十分新奇,纷纷上前和娃娃(黄显淑女士)打招呼。满意地离去。 现场还有小朋友带着志愿者的熊猫头套玩的不亦乐乎。有一位小朋友带着熊猫头套跑来跑去,不愿取下。小朋友的妈妈无奈地追着他,笑着喊:“快把“头”还给人家!”还有小朋友开心地拿着锣敲,玩地不撒手。一位小朋友对他的妈妈大喊一声:“妈妈你看我在干什么?”然后用力地敲了一声锣,吓了妈妈一跳。他的妈妈无奈地捂着耳朵,笑着说:“你怎么敲得这么大声?我要聋了!” 看到观众们欢乐的互动,志愿者们都十分开心。黄显淑女士说:“能为大家提供这么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平台,让更多的蒙特利尔人了解中国及其灿烂的文化艺术是我们的荣幸”。的确,蒙城市民们来到这里,他们有的找到了童年回忆、有的感受到了多元文化、有的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愁,有的开展了家庭互动。他们流连于灯组之间,久久不愿离去;他们参与舞龙,舞狮练习,高兴得不亦乐乎。朋友们,你们对中国之光-蒙特利尔彩灯嘉年华有怎样的期待?快来现场感受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吧! 中国之光-蒙特利尔彩灯嘉年华信息: 演出 7:30pm-8:00pm:文艺表演 8:00-8:10pm: 无人机表演 8:20pm-8:30pm: 3D 全息水幕电影 8:30-9:00pm: 文艺表演 9:00pm-9:10pm: 无人机表演 9:10pm-10:00pm: 3D 全息水幕电影 皮影戏表演:6:30-10:30pm 灯会开展时间:2019年9月13日-10月31日 晚上6点30-10点 每天开发(下雨除外) 地点:Parc Jean-Drapeau/公园 地铁站(乘坐黄线可达):Jean-Drapeau站 最近活动的收费停车场:P9,P10 网上购票信息:www.feuxfollets.ca 唐人街:枫华书市前台(华侨新报):地址;200 Rene-Levesque O.; … Read more

2019年蒙特利尔国际龙舟赛暨龙舟文化节7月6日开赛

第四届蒙特利尔国际龙舟赛暨龙舟文化节将于本周六7月6日上午11:30am在蒙特利尔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场馆隆重开幕。来自加拿大三级政府,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蒙特利尔侨学商界代表,21支侨社龙舟队,文艺演出单位等将欢聚一堂,共同庆祝龙舟节的开幕! 今年的National Bank 杯侨社龙舟友谊赛赛事精彩纷呈,有500米自由和混合赛的半决赛和冠军争夺赛;有100米自由赛决赛;更有首次亮相的女子组500米和200米决赛!龙舟健儿们将你追我赶,速度,激情,技巧,勇气和耐力将是取胜的砝码!他们将是蒙特利尔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场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参赛队伍 蓬勃地产·福建龙舟队  金鹏地产·福建女子龙舟队 维多利亚教育山东龙舟队 清华MCCAF龙舟队 北京凤朝晖地产龙舟队 博大山西龙舟队 青之梦龙舟队 中加语言文化学院龙队 天津同乡会南开校友会联队 CIBC河北·江苏·广西联队 上海峥嵘龙舟队 上海同乡会女子龙舟队 湖北龙舟青年队 加拿大国家银行 1队 加拿大国家银行 2队 蒙特利尔中国留学生联合队 上海苏浙卫青地产龙丹队 北京女子龙舟队 杨亮地产·格瑞斯女子龙舟队 蘭亭湖南女子龙舟队 Amy Yu 恒运地产湖南龙舟队 2.交通信息 唐人街免费巴士:7月6号CIBC门口早上8点-下午5点;按小时发车。 地铁站:Jean-Drapeau 3.文艺演出 7月6日上午11:30 – 下午12h30 11:20 舞龙热场: 表演单位:湖北同乡会 11:25 开场歌曲《赛龙舟》,演唱者:男高音歌唱家张韩 11:56 女高音独唱《一杯美酒》,演唱者: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许倩 12:00 舞蹈《碧泉莲》表演单位:杨丽雅舞蹈学校, 编舞:国家一级编导杨丽娅 12:05 二胡,琵琶合奏《南北斗琴》演奏者:国家一级演员、二胡演奏家李扬和国家二级演员、琵琶演奏家卓雅静 12:10 女声独唱《stay with me》演唱者:青年创作型歌手 Sophie Chen(九九)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