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70系列】笔墨风华 五味人生

——访作家、书画家张廷华

七天记者 梦溪

近些年来,在蒙特利尔的中文报纸上,经常能够读到署名为“古沙”的文字,看到他的书画作品。有时是小说连载,有时是政论随笔,更多的则是一篇篇生活散文,隽永的故事每每读来,总能让人感受到那些简单又质朴的情感;“古沙”的书画笔酣墨饱,栩栩如生。意在笔先,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透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了在这个利益至上的略显浮躁的社会,一位随心随性,朴实诚恳,保持纯真的艺术家。

他没有那么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那么感人肺腑的作为,朴实的装扮,谦虚的言谈,扎进人堆里并不显眼。但是,“古沙”所代表的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积极的正能量,却更让人感到钦佩。

困苦中成长

“古沙”原名张廷华,出生于河南省原阳县。“古沙”这一笔名取自“古博浪沙”,这是他的家乡原阳县的古称。历史上,因韩国丞相后裔张良曾派人在此地刺杀秦始皇帝未遂而名扬天下。公元前218年,始皇帝第三次东巡,车辆行至博浪沙。张良指挥沧海大力士在博浪沙锤击秦始皇马车。只可惜,不知是被风沙干扰,还是数学不精,没计算好抛物线的落点,功亏一篑,始皇帝得以幸免。此后在秦末的风云变幻中,张良再无此举动,从一个热血冲动的愤青,成长为一个深谋远虑的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这个故事却在原阳流传下来,影响着后世。原阳这颗豫北平原上的明珠,传承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然而,张廷华出生的1943年,豫北明珠失了璀璨。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社会非常不安定,雪上加霜的是,从1941年到1943年,原阳县所在的整个河南,正面临一场近百年历史上最残酷的大饥荒。正如冯小刚执导的《一九四二》所描绘的那样,当时中原大地发生大旱灾,夏秋两季大部绝收,大旱之后又遭遇蝗灾,饥荒遍及全省110个县,人民无以为生。张廷华有6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四,一年到头都吃不上什么好的,经常以树叶、槐花果腹。遇到日本鬼子进村扫荡,他跟着家人村民躲到高粱地里,一躲就是一天。幼年的苦难生活,给张廷华幼小的心灵留下了累累伤痕,他立志自强。

张廷华的青少年时代,是新中国旭日东升的时期。从小学开始,他就万分珍惜学习的机会,刻苦努力。因为他从现实中看到没有文化是贫穷的根源,而像老师和干部一样有文化的人,则靠着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然而,当时物质匮乏,大部分家里生活都很困难,孩子也多,都想尽量早点工作挣钱,来贴补家用。很多年轻人,初高中毕业就开始工作,有的选择初中毕业后考技校,只读3年,就可以直接参加工作了,能比较早挣钱养家。1960年初中毕业时,青年张廷华也想像其他同学一样考上技校,当一名光荣的工人。但因为成绩突出,他被招生办录取到县高中,与心仪的技校失之交臂,当时张廷华还颇感沮丧,但老师告诉他,由于名额有限,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得到了被录取到县高中的待遇,也只有上了大学,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这番话给一辈子生长在农村的张廷华很大的启发和鼓舞,后来,他克服了诸多困难,终于走出农村成为那个年代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

闲中觅伴书为上

从学生时代起,张廷华就喜欢看书。小时候农村物资匮乏,能得到一本图文并茂的连环画,兴奋之情不亚于吃鱼吃肉改善伙食;后来识字多了,特别爱看大本小说。“下地干活我都要带本书,见缝插针就读书,心里很惬意,”张廷华说:“我也曾爬到大树上坐在树上读书,妈妈想让我干活都找不到我。有老者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管埋头读我的,凡是能找到的都读都看。”

手头的书看完了,张廷华就从图书馆借阅,他看《东周列国》《七侠五义》,看《三言二拍》《资治通鉴》,唐诗宋词也看了个遍。“不读万卷书,不知百家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老师口中的道理话,他都从书本中体会到了,渐渐地,自己也喜欢上了文学创作,开始尝试写小说、散文和诗歌。

1963年张廷华参加高考,顺理成章的,他在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报了自己热爱的中文系,希望打下更坚实的文学基础。 然而,对于彼时百废待兴的中国来说,培养外语人才迫在眉睫,像张廷华一样高考成绩较好的学生,很多都被调剂到了外语学院。就这样,一条专业调剂的消息,使他错过了中文系的大门,进入到郑州大学英语系学习,人生从此拐了一个弯。

虽然英语并不是张廷华的兴趣所在,但闹过情绪之后,他还是十分珍惜读大学的机会,即使在毕业后进入部队农场锻炼和在农村插队的几年,张廷华也没有懈怠自己的专业。1974年,张廷华被分配到郑州五十一中,成为一名英语教师。因为教学好,又被调到重点高中郑州一中执教了8年,此后,他又在郑州大学数学系教了两年公共外语。因学识好,文笔优秀,张廷华又被调到学习报社主编英语刊物,先后担任过《中学生学习报》副编审,《中学生英语读写》编辑部主任、主编,出版英语学习类图书20余种,发行量逐年攀升,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直到2004年退休,张老师在英语教育的岗位上耕耘几十年,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学生,他教的学子们大多考入国家重点大学,让他颇有桃李满天下之感。

写作源于生活

2007年,已经退休了的张廷华和老伴儿由移民加拿大的儿子申请家庭团聚来到加拿大。起初,他心里对出国还挺排斥,“我一辈子都没想过出国,二儿子97年先移民到加拿大,又把老大也拉了过来。 2001年我老婆来探亲,回去说这地方很好,社会好,环境好。但对我们来说有三样不好,一是语言有困难,二是人民币不值钱,三是太寂寞,我想她说得很现实。”张廷华对《七天》说。

对于已经年过花甲的张廷华来说,离开家乡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异国他乡一个陌生的城市,是个不小的挑战。等新鲜劲儿一过,面对着到处都是看不懂的法语,张廷华才觉得犯了难,没有了在国内的亲朋好友,着实难以适应。于是他办了两张借书证,在蒙特利尔的各大图书馆借阅中文书籍,终于能在海外看到中文,可真是“莫言海外无知己,自有清风作故人”。书,给了张廷华莫大的心理安慰,也让他稍微有了一些安全感。为了扩大阅读,他还将蒙特利尔中文报纸中的好文章剪辑保存下来,每周读中文报纸成了他一大精神享受。

这时,孝顺的儿子给张廷华购买了一台电脑排遣寂寞,鼓励他重拾年轻时的爱好——写作。于是,张廷华开始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加拿大这个全新的社会、陌生的环境,生出了诸多感慨,有了一种把这些感慨诉诸笔端的冲动。2008年,儿子开车带着他和老伴到郊区摘苹果,他将这段欢乐的经历写了一篇散文投给《七天》报。看到白纸黑字发表的文章让张廷华颇有成就感,给了他很大的鼓励。慢慢地,他文思潮涌,笔耕不辍,开始将自己几十年的人生感悟用文字记录下来。他写童年也写现在,写中国也写外国,写点点滴滴,写生活故事。他在多家中文报纸开设自己的专栏,几年来,已经完成了以小时候自己生活的河南农村家乡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五味人生》,以加拿大移民生活的曲折故事为蓝本的长篇小说《悲欢离合》,短篇小说《团聚》和《天作之合》,短文汇编集《岁月牧歌》等作品,其中《团聚》荣获了首届“魁北克华文文学”优秀奖,小小说《同床好友》收入国内文学选集,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7年,正值张廷华移民来到加拿大十周年,他的作品集《古沙文集》(上、中、下卷)由香港“东方文化出版社”出版,上、中卷收入散文420篇,下卷为小说集,共计142万字。这是一本厚重的书,它的厚重不仅在于它的体量,还因为字里行间记录了张廷华所经历的几十年的历史变迁,对生活酸甜苦辣的感悟和体会,对中加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观察和思考。

张廷华本着“平常的是生活,超常的是故事”的创作原则,捕捉生活元素,以手写心。他从不担心自己的灵感枯竭,“原先还以为老写就没有选题了,实际越写选题越多。我的电脑里经常有四五个选题,都是半成品,总有东西可写。以前不注意观察生活,当然它就过去了。当你回过头来要写东西,想的时候,观察、回忆的时候,就会写出新东西。”写作丰富了他的移民生活,调解了他的心情,让他慢慢适应了在异国他乡的生活。

文而优则书 书而优则画

在写作之外,张廷华对书画也颇有研究。小学的时候,因为家庭贫困和物质匮乏,学生们根本用不到先进的钢笔或圆珠笔,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作业也用毛笔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能得到老师甲等的评价,对于那时的学生来说就是最高奖励。张廷华的毛笔字全班第一,经常得到老师表扬,被点名给学校写壁报,为村里写标语,受到尊重的张廷华练字的自信心大增。

渐渐地,整个村里都知道了他的书法出色,逢年过节,或有人婚丧嫁娶,都会找他写标语和对联。此后,因忙于学习和工作,书法的练习被慢慢搁置,可张廷华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却一直没有熄灭。 退休后空余时间变多了,张廷华将自己对书画的热情化为动力,他博览群书,用功研习,凭借自己的基础和努力,渐渐悟得书法之精髓,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书写形式,他的书法作品曾入刻“中国千年文化碑林”,并在多种报刊上发表。直到现在,只要他一回河南老家,邻里乡亲们还会上门求字,张廷华也很乐意为大家写。

书画不分家,张老师在绘画上也用功颇勤。他的画作注重于线条的挥洒与墨色的表现,笔墨的根子上还是书法的魂。书品始于人品,在与张老师的接触中,能从他的言谈举止感触张老师的正直坦荡、博学热情、豪放洒脱,这些也都表现在了他的作品上。

2018年8月31日,七天传媒首席评论员刘伯松辞世,七天编辑部邀请张廷华将白墨先生写的对联用书法写出来,配在七天传媒送的花篮上作为挽联,张廷华为了圆满完成“任务”,先到花店实地考察花篮的形状和尺寸,询问工作人员书法作品字的大小、挽联尺寸如何与花篮匹配。第二天,他又坐公交车从西岛赶到唐人街把写好的书法送到花店,告诉工作人员如果不合适,他回家再写。

传播文化 助人为乐

张廷华来到加拿大已过了12个年头,他早已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和老伴一起住在西岛的一个老年公寓里。在静心创作的同时,他也在不遗余力地帮助像他一样的老年移民。因为自己的英语优势,又喜欢教书,每周末,他都会在西岛华人文化体育中心义务教老年人英语。他说:“没想到年轻时不喜欢学的英语,现在倒派上了用场,成了强项。”遇到语言不好的老年人要去看病,他会主动陪着他们去医院,帮忙做翻译。张廷华的热心让他交到了不少朋友,同时,他也鼓励这些长者移民培养自己的爱好,广交朋友,丰实移民生活。“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讲,出国远离亲朋好友,看似生活圈子扩大了,实则是变小了,刚开始一定会有落差感。与其在家里呆着,干嘛不走出门去主动‘找朋友’呢?有句话怎么说的?‘不能让环境来适应你,那你就来适应环境啊’”,张老师笑着用他那地道淳朴的河南话对《七天》说。

张廷华对现在的日子非常知足,两个儿子经常会带着孙子辈来看他,平时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在他和老伴住的老年公寓里,还有十几位华人长者朋友,经常一起做活动、出门游玩。他考了驾照,闲暇时还在一块社区菜园里侍弄花草。当然,他最爱的还是进行文学创作,写自己喜欢的字,画自己喜欢的画,笔耕不止。

作为河南人,张廷华闲暇时也参加了魁北克河南同乡会的活动,被推举为理事,每逢理事会开会、办活动,他都要花很长时间坐公交车赶到活动地点,在现场张罗、写书法,帮助老乡们。

华人社区有活动时,比如春节庙会、领养儿童中国文化日活动等,张廷华都会应主办方邀请义务在现场表演书法,给观众写对联,给西人写中文名,教小朋友写中国字,在分享传播中国文化的道路上,他也在努力前行。

图说:张廷华(前排左三)与河南同乡会/商会理事会成员合影。七天传媒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