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70系列】光荣与自豪: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

——加中友协名誉会长李光华教授剪影

七天记者 颜宏

李光华教授接受七天传媒采访 / 七天传媒图片

1967年,蒙特利尔举办了世界瞩目的世界博览会,那时的加拿大大约只有两千万人口,却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五千多万游客,开展的第三日创下单日参观人数五十六万九千的最高记录,可说是世博会一百多年历史中空前成功的一届。这届主题为“人与世界”的博览会吸引了90个国家、地区和组织设立了展馆。世博会的主题展览虽在1968年结束,但许多处在L’île Sainte-Hélène岛上的场馆却保留多年,并在每年的6月到9月间开放接待游客,这其中就包括中国馆。

67年世博会开幕时,中国还没有和加拿大建立外交关系,所以中国馆是由当时的台湾政府负责的。1970年中加建交,加拿大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馆也顺理成章地转由新中国政府负责。1972年,新中国首次派团主办了中国馆的展览,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是西方社会的普通人第一次有机会与红色中国近距离接触,展览吸引了很多渴望了解、认识中国的观众。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第二年的展览中国无法派出人员,而本地加拿大人,甚至许多美国民众都期盼有关中国的展览能继续办下去,加拿大的联邦、省、市三级政府也希望华人社区能够承担中国馆的展览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本地的众多热心人士于1973年5月成立了蒙特利尔加中友好协会(以下简称加中友协)来负责中国馆的运作,加中友协第三任会长李光华教授由此开始了自己十多年的中国馆“馆长”生涯。

人生轨迹

李光华祖籍广东,1934年出生在梅县,四岁时随父母下南洋,先后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生活,受教育,1969年移民到加拿大。先是来到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在中心主任、促进中加建交的林达光教授指导下准备硕士论文,同时担任林教授的研究助理。毕业后进入John Abbott College学院教授人文、哲学和宗教课程直到退休,他教学的重点是涉及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自他退休后,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教员,该学院的这一课程只好无奈地暂停。

李先生继承了林达光教授的衣钵,在努力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投入到本地华人社区的活动,为推动加中两国的友好关系,帮助本地人士认识新中国和中国文化,为加强、发展中加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中影响范围最大的就是67世博会中国馆的展览。

代理“馆长”

初衷为了保证中国馆的展览持续举办而成立的加中友协后来一度发展成为加拿大规模最大的对华友好组织,在魁省内发展了9个分会,最多时拥有1,000多名会员,其中大部分是非华裔。而李先生先后担任该协会的副会长、会长和名誉会长,为促进和加深加拿大民间对新中国成就和变革的了解,为发展加中两国民间在文化、教育、科研和体育等领域的交流活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1973年到1985年的十多年时间里,加中友协都是中国馆的主办者或中国参展团的协助者。偌大的展览从主题选择到展品筛选到打包运输都需要和中国有关部门进行协调,而展品运到蒙特利尔后,又要拆包、陈列、布展、培训讲解员,每年光是讲解员就需要40多人,还要在每年的6月到9月之间开门迎客,接待观众几十万人,展前展后,事物繁多,全部由以李先生为首的加中友协会员完成。这些会员大部分不是华人,有白求恩大夫的生前好友、熟人以及在麦吉尔医院的同事,还有魁北克社会各个阶层的成员,他们肤色不同,文化不同,但都对中国人民非常友好,都愿意义务地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介绍中国和中国文化,为中国人民争取朋友。

为了增强效果,除了常规的陈列文物、工艺品、书刊、绘画、图片等展品外,中国馆还举办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吸引当地人来了解和认识中国。比如中国馆有一个文艺表演队,备有中国50多个民族的服装,包括李先生孩子在内的中外演员每天演出至少两场,通过音乐、舞蹈、歌曲等各种文艺形式向观众介绍中国文化。除了在中国馆里的演出,为了扩大影响,文艺表演队还在Place des Nations广场进行演出。中国馆还设有电影院,放映有关中国的故事片和纪录片,比如旅美钢琴家殷承宗演奏的《红灯记》和《黄河》纪录片就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李先生很骄傲地表示,加中友协曾出资七千多元购买了纪录片大师伊文思表现红色中国的作品《愚公移山》来放映,七千多元在当时是很大一笔数目,都是加中友协的会员们捐赠的。

中国馆还经常主办各种讲座,许多中外演讲嘉宾以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向观众介绍绘画、书法、针灸、剪纸、面人、微雕等独特的中国文化艺术,让本地人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

李先生自豪地回忆说:“每年中国馆都是后博览会上最受欢迎的,除了本地加拿大人前来参观外,还有从美国特意赶来的,最多时接待过三、四十万观众。”

而这份荣耀的背后则是辛苦的工作。4个多月的展览期间,李先生每周要工作五十个小时以上,比他的正常教学工作繁重得多。不仅他一个人忙,还把全家人都拉来帮忙,太太古玉英当时在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工作,下了班和休息日都要来展馆帮忙。当时他们的三个孩子还小,最小的还不到4岁,两个大人需要呆在展馆,只好把孩子们也都带来,在那里吃饭、玩耍、洗澡、睡觉……常常是每天清晨把尚在熟睡的孩子抱上汽车赶往展馆,深夜回来时孩子们已经又在车上睡着了,以至于有的邻居们认为他们家这所房子里根本就没人居住。

李先生一家为中国馆殚精竭虑的献身精神感动了很多人,朋友、同事、邻居还有中加友协的会员纷纷来帮忙,或是在展馆里帮忙,或是帮忙照顾孩子,做家务。就是这些普通人,这些热心的中加友好义工使得这个庞大的展览在十多年时间里成为展示中国悠久历史和博大文化的舞台,成为北美民众认识、了解新中国的窗口,极大地扩大了中国的对外影响力。

李先生还清楚地记得,有一天,当时的加拿大总理皮埃尔· 特鲁多带着两个儿子,包括今天的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来到中国馆,他们父子三人兴致盎然地在馆内参观,还观看了馆里的文艺表演。多年后,当李先生再次见到已经成为加拿大新一届总理的小特鲁多时,他依然记得当年的参观经历

义工“家长”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渐渐打开国门,中国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始陆续派出留学人员来西方国家进行交流、学习,而拥有雄厚教育资源的蒙特利尔也成为一些留学生的目的地。那时来蒙特利尔的留学生多数要从欧洲转机,降落到蒙特利尔的Mirabel机场。这个机场距离市区55公里,极为不便,加拿大政府曾于1975至1997年,强迫所有国际航班必须由此机场起降,但后来不得不面对现实把国际航班迁回现在的特鲁多机场。那时候出来的留学生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走出国门,对国外一无所知。李先生和太太就主动承担起接送、向导和安顿的任务,以至于许多留学生未踏出国门前就已经知道蒙特利尔有位热心的李先生会提供帮助,心理踏实了不少。

那时候,只要有留学生过来,李先生就会开着车去机场接上他们,送到已经联系好的住所,放下行李,安顿下来,再带他们出去购买必要的生活用品,熟悉周围的环境和交通路线,讲解相关的生活常识,给这些人生地不熟的留学生们带来很大的帮助。

李先生不仅帮助初来的留学生,还在周末和假日邀请留学生们来家里做客,消除他们身在异乡的孤独感。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李先生一家更是会和留学生们一起包饺子、做中国菜来共同庆祝,时间晚了,几十个人干脆在李先生家打地铺,其乐融融,仿佛家人一样。

时任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兰立俊和李光华夫妇

2004年接替梅平的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卢树民、后来的大使兰立俊、将军谷景书、海军少将杨毅等许多人在加拿大留学时都曾经受到李先生和家人的照顾。在加拿大时,他们把李先生的家当做自己的家,学成归国后,他们依然和李先生保持着联系,在李先生有机会回国访问时,他们也总是积极联络,想方设法聚一聚。

李先生除了在生活上照顾这些留学生,还吸引他们参加到加中友协的工作中,创造机会让他们和当地的年轻人一起交流、工作和生活。比如,吸引他们到中国馆和本地义工一起参加展览工作,担当讲解员;再比如安排他们到加中友协的其他会员家中小住,和本地人朝夕相处。

义务“接待员”

除了接待和帮助留学生,李先生和加中友协还邀请和接待过众多来加拿大访问的各类中国代表团,少则一二人,多则上百人。1977年,加中友协曾接待庞大的、由150人组成的上海芭蕾舞团来蒙特利尔访问演出。访问期间的一次联谊会上,加中友协安排了英语、法语、普通话和广东话翻译作陪,很好地消除了宾客之间的语言障碍,让每个人都感到宾至如归,联谊会获得空前成功,在社区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1984年,李先生组织蒙特利尔加中友协和各界侨团为到访的中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这是中加建交以来,中国政府首脑第一次访问加拿大。赵紫阳回国后在给李先生的信中满怀深情地写道“对加拿大的访问记忆犹新,和大家亲切会面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通过这次访问,更加深信中加友好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

1985年,加中友协邀请中国微雕艺术大师曲儒在加拿大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巡回展览表演。其实,曲儒以及他的作品早在1981年就曾到中国馆展出过,盛况空前,用来展示作品的两张玻璃柜台都被观众挤坏了。当时的加拿大总督Edward Schreyer专程从渥太华赶到蒙特利尔来欣赏,在看到曲儒的发刻作品时不敢相信,当即拔下自己的一根头发请他试试,曲儒现场表演,在总督的头发上刻下:“Welcome your excellency Mr.Governor general to be present(欢迎总督阁下光临)”,让总督赞叹不已。这一次的巡回展蒙特利尔站的活动过程中,曲儒就住在李先生家中,两人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文化传播”的践行者

李先生一直认为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巨大凝聚力的文化,无论处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无论自身的处境如何艰难,无论自己的母国处于什么样的情势:是强盛、衰弱还是有难,海外华人都会自觉、自愿甚至无意识地承担起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承的责任。辗转南洋多地的李先生就表示自己所受的全部教育都来自华文学校,足以达到进南洋大学深造的程度。而南洋大学作为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以中文为教学媒介用语的海外华人大学就是通过民众的力量筹办起来的。

筹办的过程中遭遇过不少的阻挠、毁谤和挫折,但海外华人不屈不挠,上至富商巨贾,下至贩夫走卒都行动起来,出钱出力,历尽坎坷的南大最终矗立起来,成为声名远播的高等学府,树立起“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力争上游、热爱文化、逆境求存”的南大精神,这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写照,并最终培养了12,000多名毕业生。筹建过程中1,770名三轮车夫为南洋大学“义踏”,百乐门舞厅舞女为南洋大学“义舞”等佳话比比皆是,可见文化传承在每一个海外华人心目中的分量。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自然让它的精神和内涵成为全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对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李先生特别指出,20世纪是科学文明高度发展的世纪,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技术成果举目皆是,让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由于人文科学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科技文明,导致人类的精神文明没有达到相应的物质文明水平,人类相互之间的尊重、欣赏、宽容、互助等传统理念受到冲击,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纷、猜忌和敌意,损害了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和睦相处的良好关系,而中国悠久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可以发挥重要的冲抵作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为中心,一向以解决人际关系为其精神文明的重点,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体验和发展,形成的许多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值得人们去学习、吸收、借鉴和弘扬”。而中国最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和影响力提升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李先生从学生时代就积极宣传中华文化,到了加拿大更是开拓出更宽广的中华文化传播平台,几十年如一日地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除了在学校宣讲中国历史和哲学外,还大力发动自己的学生加入加中友协,和中华文化近距离接触。他担任主席的康考迪亚-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的亚太地区传媒研究中心,和中国建立了广泛的文化学术交流关系,并于1992到1997年与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举办汉语水平考试,鼓励本地学生学习中文;他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华人专业人士学习和了解本地文化,发挥中西方桥梁作用;提倡华人家庭鼓励后代说汉语,学习中华历史和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和语言的感情,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他强调华人父母不应只注重孩子的成绩,而是要从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的、优良的人格道德中汲取灵感,把自己的后代培养成为“正直善良、诚实有信、明辨是非”的人;他领导的加中友协举办的所有活动都是在向本地人介绍中华文化;除了加中友协,李先生还担任过加拿大华人促进中国统一联盟的主席,倡导海峡两岸早日和平统一。

如今已经85岁的李先生尽管行动不便,但依然把传播中华文化放在心上,他艰难地把记者带到楼上的书房,指着四壁满满的中文图书告诉记者,这些书都是自己这么多年来购买和收集起来的,大部分是人文科学领域内的精品图书,他很希望把这些书捐出去,让它们在传播中华文化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光华教授与七天记者颜宏 / 七天传媒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