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 新冠疫情专题, 科技
新冠肺炎并发症系列(之一)  五分之一的COVID-19患者会伴随危及生命的心脏并发症

新冠肺炎并发症系列(之一) 五分之一的COVID-19患者会伴随危及生命的心脏并发症

编译 | 快马加鞭 尽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引发的主要是呼吸道疾病,但病毒感染的影响会扩散到其他器官,包括胃肠道、肾脏、肝脏和心脏,称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一项新的专门针对COVID-19如何影响心脏的研究发现,很多COVID-19患者有心血管有关的并发症,这一发现令人担忧。中国研究人员的这一发现发表在近期出版的专业杂志《心血管医学前沿》上。 从中国到意大利再到纽约,世界各地的心脏病专家已经记录了大量COVID-19患者出现心脏问题,其中许多人死于心脏骤停。 多达五分之一的COVID-19患者出现心脏损害,这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和死亡。 但是为什么呼吸道病毒会对心脏产生如此强烈的影响? 这是因为,住院的新冠病毒患者中约有一半患有至少一种潜在的慢性疾病,最常见的是心血管疾病。 到目前为止,有数据表明,患有心脏病的人死于感染的可能性是没有心脏病的患者的十倍。 之前人们尚不清楚这些心脏病是否是由病毒本身引起的还是由人体免疫反应的副产物引起的。 现在,由中国研究人员发表的这项新研究试图解答这些困惑,即冠状病毒是如何攻击心脏的。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新冠病毒是如何攻击心脏的? 在对COVID-19住院病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后,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病毒可以通过三种主要方式损害心脏组织:直接感染心肌,加重已有的心血管疾病以及炎症风暴。 在紧急情况下,心脏受损会触发某些众所周知的COVID-19症状,例如呼吸衰竭和低氧血症(血液中的氧气不足,hypoxemia)。结果,患者随后可能会出现心律不齐、心脏病发作和心脏骤停。其中,最危险的结果是人体免疫系统反应过度,诱发炎症风暴,导致器官衰竭。 “炎症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和并发症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已经看到具有炎症反应迹象的COVID-19患者更有可能遭受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而且死亡的风险更高,” 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北京协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的张抒扬教授在一份声明中说。 张教授及其团队还研究了目前正在临床试验中的各种心血管抗炎疗法。 但是,尽管有一些积极的迹象表明诸如羟氯喹和阿奇霉素之类的药物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的结局,但它们也可以导致相反的结果,反而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作者建议谨慎行事,并警告不要在医院环境中使用未经临床验证的药物治疗COVID-19患者。 未来迫切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确定哪些疗法具有真正的潜力。 张教授表示,“考虑到这些药物在COVID-19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抗病毒药物,因此迫切需要心血管保护策略来改善总体预后。” “希望我们的研究为国际社会提供有用的信息,希望在大流行期间改善COVID-19患者的临床管理。” 无论如何,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应格外小心。 在这种情况下,严格遵守个人卫生和保持社会隔离至关重要。 决定治疗病毒感染和心脏并发症的关键: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心脏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型同源物(ACE2)之间的平衡。(A)用ACEI或ARB治疗会增加心脏ACE2的表达,并可能进一步增加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 (B)冠状病毒感染可以下调ACE2,进一步激活RAAS系统并增加心血管负担。 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R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图源:《心血管医学前沿》杂志 无独有偶,同日,英国、美国、中国、波兰、德国、意大利等科学家联合在欧洲心脏学会主编的《心血管研究》杂志发表综述文章,系统讨论了新冠肺炎COVID-19和心血管系统的关系,以及对风险评估,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影响。 文章对COVID-19的临床过程,其并发症以及未来治疗进行了全面的评述。指出新冠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心律不齐(房颤,室性心律失常和室颤)、心脏损伤、暴发性心肌炎、心力衰竭、肺栓塞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严重感染和死亡的风险增加,男性比女性的风险大。如果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和癌症等基础疾病,由并发症引起的死亡率会进一步增加。 从机理上讲,新冠病毒SARS-CoV-2在被丝氨酸蛋白酶蛋白水解后,与跨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结合,成为ACE的同源物,从而进入2型肺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外周细胞和心肌细胞。这可能会导致心肌功能障碍和损害,内皮功能障碍,微血管功能障碍,斑块不稳定和心肌梗塞(MI)。 尽管ACE2是病毒入侵所必需的,但没有证据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使预后恶化。因此,患者不应停止使用。 此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在COVID-19中可能是有益的。在COVID-19的快速发展阶段,最初的免疫和炎症反应会引起严重的细胞因子风暴。对住院患者早期评估和持续监测心脏损伤和凝血可用于早期识别出心脏损伤患者并预测COVID-19并发症。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该文章认为目前普遍采取的预防措施如社交隔离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原文链接: Cardiovascular impairment in COVID-19: Learning from current options for cardiovascular anti-inflammatory therapy. Wang et al., Front. Vardiovasc. Med,. April 30 2020 https://doi.org/10.3389/fcvm.2020.00078 COVID-19 and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implications for risk assessmen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ptions. Guzik et al., Cardiovasc. Res. April 30, 2020 doi: 10.1093/cvr/cvaa106 ...
/ 七天科技博览, 未分类, 科技
七天科技博览(5月3日)

七天科技博览(5月3日)

【本期导读】 最新发现:“肠道益生菌”能显著提升抗流感作用 新冠病毒会随温度升高而消失吗? 预防肺结核的卡介苗可减轻新冠影响?柳叶刀:请遵循世卫建议 逆转衰老!可恢复端粒长度方法找到 “中国天眼”开启地外文明搜索 SpaceX“星链”卫星将严重破坏巡天望远镜观测 最新发现:“肠道益生菌”能显著提升抗流感作用 5月4日,记者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动科动医学院金梅林教授团队、信息学院陈玲玲教授团队,以及北京诺禾致源科技公司刘辰团队合作研究证实:特定肠道益生菌能显著提升抗流感作用。研究表明宿主能够通过增加自身肠道益生菌来抵抗流感病毒的感染,反映了一种全新的宿主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的抗流感机制。 此项研究的最新成果,近日被国际学术期刊《基因组生物学》(《Genome Biology》)在线发表,论文题目是“流感感染导致内源性动物双歧杆菌肠道种群的扩张,从而保护小鼠免受感染”。 流感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全球每年有近10亿人遭受流感影响,其中包括300至500万的严重病例以及高达50万的死亡病例。肠道微生物在保护人体免受流感病毒感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关于肠道微生物抵抗流感的机制仍然存在很多未知。 研究人员发现,将流感感染后存活小鼠的粪肠菌群移植给健康小鼠,可以显著提升其对流感感染的抵抗能力,表明流感感染后存活小鼠的某些肠道细菌能够增加宿主对流感感染的耐受。 为了进一步解释上述肠道微生物抵抗流感感染的机制,该研究结合半数致死的现象与定义,利用流感的小鼠感染模型,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特异性菌群筛选方法。利用这一方法,通过对600多份样品进行16s测序分析以及170多份样品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成功筛选了几种对流感病毒有潜在抑制作用的益生菌,并通过“共现网络”分析与“随机森林”分析建立了一种在预测流感感染小鼠的预后/严重程度方面具有诊断潜力的模型。 假长双歧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与小鼠的存活情况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利用抗生素处理的小鼠模型进行试验,发现单独灌服动物双歧杆菌或与假长双歧杆菌联用可显著提升小鼠对流感感染的抵抗力,进一步利用无菌小鼠模型进行验证,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证明宿主可以通过增加其自身肠道内的动物双歧杆菌来抵抗流感感染。 进一步分析了功能宏基因组,发现双歧杆菌介导抗流感作用可能是通过几种特定的代谢小分子进行的,主要包括缬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和辅酶A等。体内试验证实缬氨酸和辅酶A确实具有显著的抗流感作用。该研究不仅揭示了宿主利用自身肠道微生物抵抗流感感染的分子机制,同时也为抗流感益生菌的开发以及感染愈后分子标识的筛选奠定了基础。(科技日报) 新冠病毒会随温度升高而消失吗? 问: 气温升高对新冠病毒有什么影响?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阚海东:现有研究尚未得到支持环境温度和紫外线辐射可减少新冠病毒传播的确切证据。要摸清这一全新病毒的传播规律,还需大量研究跟进,即便到了夏季,仍要做好个人防护。 阚海东表示,炎热可能对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现有研究尚未得到支持环境温度和紫外线辐射可减少新冠病毒传播的确切证据。 以往一些研究表明,寒冷和干燥的环境有助于病毒的生存和传播,温暖和潮湿的环境则会减弱病毒传播。但从现有研究和报道来看,新冠病毒存活的适宜温度和范围比较广,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南半球国家出现的本土传播案例,意味着新冠病毒可能比过去的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病毒对高温更为耐受。据WHO报告,截至4月底,印度的确诊病例约3万人,当地气温高达38℃;位于南美洲的巴西气温超过40℃,当地确诊病例已逾6万人。因此,科学界更倾向于认为,夏季气温上升可能会降低疫情的流行强度,但不太可能让新冠病毒自然消失。 阚海东强调,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病毒,过往经验很难生搬硬套。尽管现在全球投入大量科研力量对其进行研究,但要真正摸清它的传播特性和规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之前,大家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多开窗通风,身处人群密集处要戴好口罩。 问: 蚊子、蜱虫会传播新冠病毒吗? 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主任庄建林:目前未有蚊子、蜱虫等传播新冠病毒的报道。从传播机理看,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与蚊媒传播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但夏季仍需预防蚊虫叮咬。 庄建林说,目前未有蚊子传播新冠病毒的报道,而且从传播机理上看,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这与蚊媒传播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 蚊子能够传播登革热病毒、西尼罗河病毒等多种病毒,而蜱虫能够传播新型布尼亚病毒、螺旋体等。从直接证据来看,目前尚无确诊病例是因为蚊子、蜱虫等叮咬了新冠肺炎患者后再次叮咬其他人而感染。而且,东南亚、非洲等气温较高、蚊虫密度更高的地区,至今未有报道蚊子会传播新冠病毒的现象。从间接证据来看,当年的SARS、MERS等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也是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在更长时间的流行中同样没有发现冠状病毒经蚊虫传播的案例。 再者,从机理来看,飞沫传播和蚊媒传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传播方式。一种病毒如果能够通过蚊子或蜱虫叮咬传播他人,那么它首先要能够在这些动物体内成功复制。目前,新冠病毒主要还是通过飞沫传播,尚未发现其具有蚊媒传播的能力。尽管如此,蚊虫仍是其他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夏季还是要预防蚊虫叮咬。(文汇报) 预防肺结核的卡介苗可减轻新冠影响?柳叶刀:请遵循世卫建议 卡介苗除了抗肺结核的特别作用外,还有着对免疫系统有益的非特异性作用,可以帮助抵抗多种其他感染,并常被用于治疗膀胱癌。近期不断有科研人员提出,接种卡介苗或许能保护医护人员和其他危险人群免受新冠的侵害。 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于近日刊发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德国波恩大学的通讯文章《对接种卡介苗以减轻COVID-19影响的思考》,表示虽然存在一定的证据证明卡介苗或许有效,但仍需严格遵循世卫组织的建议:只能在随机对照试验中使用卡介苗,来验证其对减轻新冠影响是否有效。在此验证有效之前,滥用卡介苗,可能带来一系列的连锁负面反应。 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 Guerin,又称BCG)在1920年代开始大面积推广,通常用来预防结核病(TB),常常为称作“出生第一针”。它含有一种活性减弱的牛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结核分枝杆菌的近亲。 通常一种疫苗会引起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反应,比如抗体可以结合和中和一种病毒,但不能抑制其他类型的病毒。而卡介苗的工作原理是促进骨髓中的免疫系统细胞,这些细胞随后被释放出来,增强免疫系统的先天机制,能够对各种病原体做出反应。 卡介苗能降低新冠风险的说法,最早源自美国纽约理工大学3月上传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的一篇论文,并未经过同行评议。 文章分析 178 个国家数据后发现,一些从来没有推广过卡介苗的国家,如美国、意大利、比利时和荷兰等,新冠发病率高于普及卡介苗的低收入国家。此外,若普及时间较晚(如伊朗),新冠死亡率也偏高。 随后,国际上陆续有与卡介苗相关的新冠临床试验跟进。 3月27日,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宣布将启动一项临床试验,检验医护工作者接种卡介苗后能否受到保护。3月31日,荷兰也在国际临床试验网站上招募志愿接种卡介苗的医护人员。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4月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了近期一些国家称打卡介苗可以减少得新冠肺炎的可能性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表示,国外有这个传闻,卡介苗实际是儿童计划免疫的疫苗,在我们国家应用的面还是比较广的,但是目前我们没有看到确切的研究数据来支持这个说法。 《柳叶刀》的通讯表示,随机对照试验确实证明:卡介苗的免疫调节特性可以预防呼吸道感染。在高死亡率的几内亚比绍,丹麦版的卡介苗(编注:也是欧洲最常用的版本)将新生儿全因死亡率降低了38%(95%CI 17-54),这主要是因为肺炎和败血症的死亡人数减少了。在南非,丹麦版卡介苗将青少年的呼吸道感染减少了73%(95%CI 39-88)。 SARS-CoV-2是正链RNA病毒,在对照试验中,已证明卡介苗能够降低具有该结构的其他病毒的感染严重性。例如,在荷兰的志愿者试验中,卡介苗将黄热病疫苗的病毒血症减少了71%(95%CI 6–91)。在两项针对小鼠的研究中,它显着降低了门果病毒(脑心肌炎病毒)感染的严重性。 该通讯称,现在人们已经了解了卡介苗有益脱靶效应的许多机制。卡介苗和其他一些活疫苗可诱导代谢和表观遗传学变化,从而增强对其后感染的先天免疫反应,这一过程称为训练免疫(trained immunity)。因此,卡介苗疫苗可能会降低SARS-COV-2暴露后的病毒血症,从而减轻COVID-19的严重程度,并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 目前,荷兰和澳大利亚正在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丹麦版卡介苗是否能降低医护人员中COVID-19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NCT04327206,NCT04328441)。此外,日本版卡介苗的可能比丹麦版卡介苗更合适。 在这些试验完成之前,有必要严格遵照世卫组织的建议:仅在随机对照试验中将卡介苗用于COVID-19的预防。原因有四个: 首先,卡介苗疫苗已经供不应求,不加选择地使用可能让高风险地区的儿童无充足的疫苗接种,使他们无法免受结核病侵袭。 第二,卡介苗是否有效仍是未知数:生态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常规进行卡介苗免疫的国家中COVID-19确实比较少,但其作为卡介苗有效的证据非常薄弱,因为这些研究基于人群而不是个体的数据,并且容易混淆。而且,几十年前在儿童时期接种的卡介苗的人群现在不太可继续享受其带来的训练免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随后注射的其他疫苗可能会改变卡介苗的有益脱靶效应。 第三,如果卡介苗对COVID-19无效,那么卡介苗接种可能会引起接种者的安全错觉。 第四,需要在随机试验中进行仔细的安全监测,以防止卡介苗上调接种者的免疫力会加重一部分本身就有严重疾病患者在感染新冠后的重症程度。 刊发在《柳叶刀》上的通讯表示,在针对新冠肺炎的特异性疫苗开发出来之前,如果卡介苗或其他能产生训练免疫诱作用的导剂的非特异性保护功能能得到证实并且填补这段时间的空白,那么这将是应对COVID-19和未来大流行的重要工具。(澎湃新闻) 逆转衰老!可恢复端粒长度方法找到 据Sciencedirect科学资讯网27日消息称,美国一个研究团队在抗衰老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筛选了超过10万种已知的化学物质,成功发现了能够恢复小鼠体内端粒长度的小分子。相关研究发表在《细胞·干细胞》杂志上。 现阶段,人类抗衰老研究大多数集中在染色体末端的“小帽子”——端粒上,端粒能够防止基因DNA密码的“磨损”,在生物健康和衰老进程中至关重要。但在细胞每次分裂时,它们都会变短一些,直到细胞不再分裂而死亡。如果能干预这一过程,则将实现对衰老以及衰老带来的不良影响的调节。 201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名为PARN的基因,其在端粒酶的作用中地位突出,因为这个基因在正常时会稳定端粒酶的一个重要成分TERC;当其变异时则会导致端粒酶的产生量变少,从而导致端粒过早地变短。 此次,哈佛大学及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团队筛选了超过10万种已知的化学物质,以期寻找能够保护PARN健康功能的化合物,最终发现通过抑制一种名为PAPD5的酶可以实现,该酶能有效影响TERC,恢复端粒酶的正常平衡。 实验室中,团队首先使用先天性角化障碍患者的细胞制成的干细胞对化合物进行了测试,发现化合物可提高干细胞中的TERC水平;接着他们又利用人类血液干细胞并引发PARN基因的突变,然后将这些细胞植入到接受过化合物治疗的小鼠体内。他们发现,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恢复干细胞的端粒长度,并且对动物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研究人员期望利用这种化合物开发出一类针对全身干细胞的新口服药物,从而在治疗衰老引起的疾病,甚至在解决更广泛的人类抗衰老问题中起到作用。(科技日报) “中国天眼”开启地外文明搜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正式开启地外文明搜索,寻找来自宇宙深处高智慧生命的信号。 地外文明搜索是FAST望远镜五大科学目标之一。在“中国天眼”建成之后,就有人表示,如果今后一二十年里,地球接收到外星人释放的信号,那一定有FAST——目前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的功劳。 2018年9月,来自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在FAST现场对高分辨率的地外文明搜索后端进行了安装测试。2019年7月,研究人员又对获得的漂移扫描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实现频率分辨率4赫兹,并成功去除大部分射频干扰,筛选出多组窄带候选信号。 FAST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组织的FAST与突破聆听计划合作组,随后发表了对FAST地外文明搜索巡天的量化展望。基于对超级地球GJ 273 b的试观测和对地外文明各向同性等效功率的测算,FAST有潜力探测到类地地外行星巡天卫星将公布的数千颗地外行星上的类地文明,以及近邻仙女星系中的第二类卡尔达肖夫或更先进的技术文明。推动FAST地外文明搜索巡天,可以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拓展人类对于自身在宇宙中地位的认识。 这一结果分别发表于美国《天体物理杂志》和中国《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杂志。它们描述了FAST地外文明搜索专用后端,展望了搜索地外文明的前景。李菂说,“这是FAST的第一个地外文明搜索研究成果,为我们接下来开启地外文明搜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来自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今天的消息称,越来越多的地外行星的发现,加上仪器和观测能力的革命性进步,引领了寻找地外文明的复兴,未来FAST势必会成为地外文明搜索研究的主力军。(中青报•中青网) SpaceX“星链”卫星将严重破坏巡天望远镜观测 北京时间4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天文学家热切期盼薇拉·C·鲁宾天文台启用的同时,焦急的操作人员已经进行了测试,试图了解当近地轨道上挤满了类似于SpaceX“星链”卫星的情况下,该望远镜的工作效果如何。不出所料,结果并不是很好。 今年1月,正在智利建设的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LSST)宣布更名为“国家科学基金会薇拉·鲁宾天文台”,以提供暗物质存在重要证据的美国天文物理学家薇拉·鲁宾(Vera C。 Rubin)命名。鲁宾天文台项目科学团队的最新研究表明,一个由42000颗卫星组成的巨型卫星群将会严重破坏LSST的观测。按计划,LSST项目于2021年年底开始,2032年结束。 根据这项研究,近三分之一的LSST图像预计都将包含至少一条卫星轨迹,而对于在黄昏或黎明拍摄的图像,几乎都将包含至少一条卫星轨迹。研究团队预计,如果不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项目未来将不得不额外增加4年的工作时长。 为了纪念暗物质研究的先驱薇拉·鲁宾,天文台将于明年晚些时候上线。届时,天文学家将使用8.4米的西蒙尼勘测望远镜和32亿像素的LSST相机每晚拍摄1000张照片,观测邻近的恒星和遥远的星系。除了帮助天文学和宇宙学研究以外,鲁宾天文台还可以探测到接近地球的危险小行星。 “LSST巡天调查将创造出一幅宇宙的彩色动态图景,让不寻常的事情变得司空见惯,奇异的事物也可以被观察到,”项目科学团队的报告写道,“人类将首次以空间和时间的全景来观察光学宇宙。因此,鲁宾天文台最大的进步无疑将出乎我们的意料。”作者还补充道:“这就要求一个原始的、未受污染的夜空,几千年来,这一直是地球居民与生俱来的权利。” 项目科学团队称,理想情况下,鲁宾天文台望远镜的曝光时间为30秒,能够显示出比肉眼可见物体暗2000万倍的遥远天体。在如此高的光学灵敏度下,不难想象星链卫星在天空中的轨迹会给巡天观测带来怎样的巨大问题。 天文学家与卫星打交道已经有几十年了,但是项目科学团队预计,在未来几年将会有大量的新卫星涌入天空。以SpaceX公司为例,自2019年5月以来,该公司已经进行了5次“星链”发射,将300颗卫星送入近地轨道(LEO)。但这只是一小部分,这家由伊隆·马斯克领导的公司希望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向近地轨道发射42000颗星链卫星。包括亚马逊、OneWeb和三星在内的竞争对手势必也会有大动作,专家预测,到本世纪30年代,近地轨道卫星的数量将达到5万颗以上。 另一个影响天文学观测的问题与这些卫星的部署方式有关。星链卫星最初会进入290公里的轨道高度,然后上升到距地球表面550公里的运行轨道(实际上仍然很低,因为可以用肉眼看到)。然而,在这个过程的早期阶段,这些卫星会产生标志性的“空中火车效应”。以每月两列的速度发射,这些星链“卫星列车”如今已经成为夜空中半固定的存在。 根据这一情况,鲁宾天文台项目科学团队模拟了42000颗卫星对LSST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约30%的图像将含有至少一条卫星轨迹,而几乎所有在黄昏期间——近地轨道卫星最明亮的时候——拍摄的图像也将被至少一颗卫星抢镜。 研究人员预计,低轨道卫星的亮度将使天文图像饱和,产生残留的视觉信号,迫使科学家直接放弃这些图像。根据科学团队的新研究,由于这些图像的质量可能会非常差,以至于长达10年的巡天调查还需要再增加4年时间才能弥补损失。 另一方面,星链卫星群也会干扰其他研究,比如探测不明小行星,以及暗物质研究等相关的宇宙学工作。 最近在夏威夷召开的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天文学家们对这类问题进行了讨论。鲁宾天文台的团队很自然地将他们的担忧传达给了SpaceX公司,两家机构正在合作寻找解决方案。 根据项目科学团队的报告,可能的解决策略包括将卫星的亮度降低10倍。这将需要开发新的技术(如低反射率涂料),增加额外成本,以及卫星运营商的支持。SpaceX公司已经让一颗“星链”卫星变暗,以测试所谓的“遮阳伞”概念能否奏效。 项目科学团队的报告还指出,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采用强大的图像处理算法来修复卫星轨迹问题,以及开发预测卫星轨道运动的软件,从而阻止望远镜扫描特定的天空区域;鲁宾天文台的望远镜视野接近10平方度,大约是月球在夜空中所占面积的40倍。如果有5万多颗卫星在地球周围运行,而望远镜要进行30秒的曝光,那么再先进的软件可能也很难找到一片没有卫星轨迹的天空区域。 因此,科学团队提出的另一个解决策略是对同一片天空进行背靠背的15秒曝光。如果两张图片中有一张带有卫星尾迹,那就会被去掉。这不是一个伟大的解决方案,但仍然可以一试。 最后,希望鲁宾天文台的项目科学团队能与SpaceX公司达成某种协议,以更好地进行天文学观测。马斯克在不久前表示,星链卫星给天文学带来的问题将是“0”,似乎一切都已经解决。据《福布斯》杂志报道,马斯克当时是在一个卫星会议上说这番话的,他表示,公司将“在高于0的情况下采取纠正措施”。最好他是认真的,毕竟科学还是应该先于利润。(新浪科技) (选编:洪田) ...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501/2f38187d61c7461e965e4a8d63b60b52.jpeg

巴斯德研究所最新研究:法国疫情非中国输入引发

4月28日,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发布新闻公告,该所已完成“法国输入性与早期传播病毒的朔源分析”相关研究,研究结果于近日以“预发表”发布在美国生物学论文档案网bioRxiv.org。 巴斯德研究所建于1886年,是法国著名的私营研究机构,在全球生物学、微生物学、疾病和疫苗等相关研究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该研究,法国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并不是由1月份来自中国的输入病例引起的,也并非来自意大利,而是来自一种在当地传播的来源不明毒株。该研究由法国国家呼吸道感染病毒参考中心主任西尔维·范·德维尔和巴斯德研究所RNA病毒进化基因组学负责人埃蒂安·西蒙·洛里埃共同牵头。 根据巴斯德研究所提供的新闻稿,继去年12月武汉市出现新冠肺炎疾病后,法国于1月10日开始病毒监测,由巴斯德研究所和法国呼吸病毒研究所(NRC)负责启动密切关注流程。 法国于1月24日发现首例新冠病毒感染者,这也是欧洲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另有其他两例中国输入性病人也很快被检测和收治。法国政府迅速采取措施,追踪了这些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阻止了病毒的进一步传播。1月份的中国输入病例没有在法国引发局部传播,显示出法国采取预防病毒扩散系列措施的有效性。 法国采集的新冠病毒样本均储存在国家呼吸病毒研究所,巴斯德研究所RNA病毒进化基因研究组研究人员对97份法国病毒样本和3份来自阿尔及利亚病毒样本进行了基因测序与比对和溯源分析,并建立病毒进化树图谱。对比研究表明,法国流行的新冠病毒和1月发现的中国输入感染病毒并非来自同一毒株,虽然来自同一个“祖先”但属于不同的分支。导致法国本地疫情的主流分支,与来自中国和意大利的输入病例都不相同。令研究人员感到意外的是,后来采集的病毒毒株中有一些的遗传学年龄比该进化枝中的第一个样本更为古老,即更接近于原始病毒。据论文作者们称,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在没有被卫生当局察觉的情况下,本地传播当时已在法国存在了一段时间。 样本主要为鼻咽拭子和痰液,采样时间为1月24日至3月24日。法国该阶段确诊病例22302人,死亡1100人,疫情主要流行于法国北部。 全部样本均采自于有临床症状的确诊患者,同时将籍贯、旅行史、发病时间、病毒载量和采样部位纳入基因比对内容。 法国3月疫情主要地区分布图 法国新冠肺炎样本单核酸多态性发生部位比较图 根据欧洲精准医疗平台首席科学家及免疫学家鞠丽雅对该溯源研究的解读,图中显示: 1、取自法国东南部并有意大利旅行史的病毒株(GE1583,B2340)与法国北部的不同,但和意大利北部流行株类似,而且没有在法国流行; 2、法国首例武汉患者(IDF0372),其单核酸多态性 G22661T是独有的,与法国的所有病毒基因不同; 3、法国北部地区的代表性病毒基因为 GE1973 (东大地区), IDF2849(大巴黎地区) 和 N2223 (诺曼底地区); 4、有欧洲旅行史的代表基因为 IDF2792; 5、3份取自阿尔及利亚的病毒株与法国北部流行株同源。 巴斯德研究所将法国检测的样本序列与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发布的338份新冠肺炎病毒序列进行比对和溯源分析,并建立病毒进化树图谱。 对比研究表明,法国流行的新冠病毒和1月发现的中国输入感染病毒并非来自同一毒株,两种病毒来自同一个“祖先”,但属于不同的分支。导致法国本地疫情的主流分支,和来自中国和意大利的输入病例都不相同。 法国现今流行的病毒样本中,最早一个样本是2月19日从一名患者身上采集的,该患者没有国内外旅行史,也没有和海外归国的旅行者接触过。该患者于2月25日去世,随后法国出现大规模疫情潮。 来自不同地区病毒进化树 鞠丽雅博士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从图中可以看到: 来自亚太地区(包括湖北武汉)的病毒株与法国病毒株没有关联; 来自美国病毒株与法国的关联不大; 法国北部流行病毒株(不同地区有不同彩色)均出自于同一原始株。 用通俗的话来解释,法国新冠病毒是一个历史久远的大家族,和中国武汉的病例相隔甚远。 综合上述结果,巴斯德研究团队提出,由于最有代表性的基因型的最早病例并没有旅行史,意味着早在2月份欧洲疫情爆发之前,已经有病毒在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悄然”流行,且大部分是轻症或无症状,因而长时间未被发现。这项工作为法国病毒溯源提供了线索,并强调在无症状病例大量存在的情况下,遏制病毒传播面临挑战。 巴斯德研究所指出,许多国家的病毒取样工作仍然不完全,因此无法精确估算出法国新冠病毒的来源或输入时间。 巴斯德研究所RNA病毒进化基因组学负责人埃蒂安·西蒙·洛里埃指出,“根据我们的首次观察,法国流行的新冠病毒感染与无症状病例有关。对不同地区的新冠病毒进行测序很重要,以便能更好地了解法国新冠病毒的流行轨迹。” 编辑: 步虚 来源:科技日报,香港南华早报 ...
/ 七天科技博览, 科技
七天科技博览(4月26日)

七天科技博览(4月26日)

【本期导读】 中药是安慰剂还是特效药? 世卫组织:尚无证据表明新冠抗体可使人免受“二次感染” 李兰娟新发论文:找到新冠病毒19个致病性新突变! 新冠疫苗九月或有望紧急使用 德国顶尖病毒学家:“新冠病毒源自实验室”极不可信 中美科学家绘出迄今最精确银河系结构图 中药是安慰剂还是特效药? 4月24日,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在“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作用与传承创新发展”研讨会上第一次详细介绍了在金银潭医院、东西湖方舱医院、将军路街卫生院开展的中药临床试验情况。会后,他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回应了外界对中医药在此次抗疫治疗中的种种质疑。 《中国科学报》:我们都知道中医是因人施治的,给大规模人群用一样的方子可行吗? 黄璐琦: 《素问》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对普遍的症状和证候相似性,是可以研制出核心方的。 我们拿出化湿败毒方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只有核心方才能做严格的随机对照实验,在临床试验中,对人群的干预因素比较单一,对照才有可比性,结论更能令人信服。 《中国科学报》:要验证中医药对治疗新冠肺炎是否有效,在临床循证评价中,到底需要何种等级的证据?有观点指出,药物都必须通过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才能被认为真正有效。 黄璐琦: 你可以看到,在我们分享的这些临床研究案例中,有随机对照开放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以及回顾性的队列研究,其中样本量有多有少。这些不同类型的临床试验得出的证据等级是不一样的,但这些临床证据是可靠真实的。 很多人认为,药物都必须通过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才能被认为有效,这是不准确的。以随机、对照、双盲为特征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确是检验创新治疗方法安全有效性的金标准。如果不用盲法,但对照设计良好,是能够获得高级别临床证据的。 事实上,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这次疫情中,是很难进行盲法试验的。而且,临床试验还是要遵循真实世界。 《中国科学报》:入选国家推荐的“三药三方”中,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可以被称为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吗? 黄璐琦: 我也在纠结“特效药”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概念?特效,究竟是从效果上来说,还是看它是否只针对某个疾病的治疗。 我认为,如果中药具备了高级别的临床证据,又是因这次新冠肺炎研制的,可以称之为“特效药”。 《中国科学报》:在药物治疗方面,“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韦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极大的关注。相反,在国内“有疗效、有证据”的中药却没有很高的热度。 黄璐琦: 这是一个话语权的问题。 比如,前期瑞德西韦在同情用药条件下使用,试验并非对照进行,样本也非常小,可大家还是相信它可能有效。2月底,世卫组织到中国考察时就指出,瑞德西韦是唯一可能有效的药物。遗憾的是,他们“看不见”其他拥有不错证据的临床药物试验。 我们的临床效果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没有在国外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但我可以回答你的是,我们一直在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杂志投稿,最后却以“各种理由”被拒绝。 客观上可能是因为西方国家的科研人员不使用中医药。但从另一角度看,也涉及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这就变成一个文化自信问题。像青蒿素,最早报道的就是《科学通报》,这是我们自己的杂志。 而之所以我们还想要到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原因是希望中医药能够走出去。病毒无国界,尽快让全世界来分享我们的经验,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中国科学报》:您曾经说过,在武汉,重症患者80%以上主动选择中西医治疗,轻症患者90%以上希望中医干预。对此,有人理解为是病人需要心理安慰。 黄璐琦: 关于中医药有没有心理安慰作用,我们在方舱医院做了一个随机对照心理咨询量表,分别对接受中药治疗和不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确实存在差异。 事实上,患者在那种极度恐慌、不安的心理状态下,医生给他开一副药,是能起到作用的。 有一个细节我记得特别清楚,我们刚到病房查房时,请患者把舌苔伸出来让我们看看,病人那个眼神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因为他感觉到了温情。像舌诊这种诊疗手段,只有中医重视。当他把口罩摘下,把舌头伸出来,对一个病人来说,他首先觉得,医生没有害怕他。如果没有身处其中,也许很难理解。我一直相信,中医是温情和技术同行的。既能带来安慰,又可以有疗效,这两者并不互相妨碍。 《中国科学报》:您怎么看待疫情中一如既往地对中医持怀疑态度的观点? 黄璐琦: 事实上,怀疑中医的常常是懂医的人。这里存在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我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完全不同。按照他的知识结构、知识背景,他觉得中医药是不可理喻的。而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只要实实在在管用就好。中医能治好我,我就是活生生的证据。 还是要回到话语权问题,坚持中西医并重还有很多机制和政策方面要突破。但我一直希望践行这样的理念,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要一学、二用、三质疑。就算知识体系不同,我也要先学习你,而不是上来就排斥;然后,我要试着运用你;第三,理解了,实践了,才有质疑、才能创新。(科学网微信公众号作者:胡珉琦) 世卫组织:尚无证据表明新冠抗体可使人免受“二次感染” 新华社日内瓦4月25日电(记者沈忠浩)世界卫生组织25日发布的每日疫情报告说,迄今尚无证据表明拥有新冠抗体的康复者可免于“二次感染”。 世卫组织指出,通过自然感染对病原体产生免疫是一个多步骤过程,通常需要1至2周。感染病毒时,人体首先出现非特异性的固有免疫应答,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可减慢病毒感染进程,甚至阻止症状出现。在此之后,人体出现适应性免疫应答,产生与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白;还会产生T细胞,识别和清除受感染细胞,即细胞免疫。 世卫组织说,如果适应性免疫应答足够强,则可以阻止病情发展为重症,或防止同一病毒的“二次感染”。迄今大多数研究表明,新冠康复者体内拥有新冠病毒抗体,但其中一些人血液中的抗体水平非常低。由此推断,细胞免疫可能对病人的康复也至关重要。 世卫组织强调,截至4月24日,尚无研究对新冠病毒抗体是否赋予人类对该病毒的免疫力进行评估。此外,对人体内新冠病毒抗体的实验室检测需要进一步验证,以确定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针对一些国家政府建议将抗体检测作为发放“免疫护照”或“无风险证书”的基础,从而允许持证人能够出行或恢复工作,世卫组织认为,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抗体介导免疫的有效性,进而无法保证此类证书的准确性。 世卫组织警告,那些检测显示拥有抗体的人们也许自认为可免于“二次感染”,进而忽略公共卫生建议。因此,使用此类证书可能增加病毒继续传播的风险。(新华社 记者:沈忠浩) 李兰娟新发论文:找到新冠病毒19个致病性新突变! 4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团队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上发布了未经同行审议的新论文。论文指出,新冠病毒已经出现了能够切实影响致病性的突变,药物和疫苗研发工作有必要把这些突变纳入考虑。论文重点结论包括: 新冠病毒株的变异和多样性或被大大低估。 不同变异毒株在细胞病变效应和病毒载量方面差异可达270倍。 一种三核苷酸突变能大大增强病毒的复制速率和致病能力,发现这种突变的病人保持了45天的核酸阳性。 研究人员从粪便中分离出了可以复制的活病毒,这与此前报道不同。 新冠疫苗九月或有望紧急使用 据中国国际电视台官方微博,4月23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在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或许到9月,我们能有一种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的(新冠)疫苗,如果疫情再次大规模爆发,仍处于第二或第三阶段临床试验的疫苗可以用于特殊群体,例如医疗人员。在我看来,也许明年初,我们能研发出可用于健康人群的疫苗。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研发进程。目前在中国,我们有两款候选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一款是腺体病毒载体疫苗,另一款是灭活疫苗。他们正在进行二期或二期临床试验。”(澎湃新闻 记者:庄岸) 德国顶尖病毒学家:“新冠病毒源自实验室”极不可信 中新社柏林4月25日电 针对“新冠病毒源于武汉实验室事故”的阴谋论,德国顶尖病毒学家、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所长克里斯蒂安·德罗斯滕当地时间24日表示,这种说法“极其的不可信”。他同时注意到中国在灭活疫苗研发上取得的进展,并认为灭活疫苗有利于全球快速大批量生产。 德罗斯滕是2003年SARS病毒的共同发现者之一,且研发出了SARS病毒诊断方法。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他受邀为德国联邦政府抗击疫情提供咨询,并坚持在媒体上为大众解读疫情发展,被德国舆论视作疫情期间该国最权威的声音之一。 在24日出版的《南德意志报》专访中,德罗斯滕被问到如何看待“新冠病毒起源于武汉一次实验室事故”这一流言。他回应称,与此次暴发疫情的新冠病毒相似的蝙蝠冠状病毒只存在于菊头蝠体内,而人们不可能简单地在一间实验室里饲养菊头蝠,人们同样也不会轻易就在实验室因为失误而感染这样一种病毒。 德罗斯滕强调,由于存在“屏障”,蝙蝠冠状病毒不会轻易地传染给人类。“我所能说的是,这(一流言)听上去极其的不可信”。 事实上,早在今年2月,德罗斯腾就与其他26位国际知名科学家在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声明,谴责认为新冠病毒非自然起源的阴谋论。 同一天,德罗斯滕还在北德广播的播客访谈专栏中谈到了中国研发新冠疫苗的最新进展。他表示,中国科研团队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对恒河猴进行试验后,恒河猴的肺部得到了完全的保护。他形容发表在生物科学预印本论文平台的这项研究结果“已经有些令人惊奇”。 对于灭活疫苗这一疫苗类型的选取,德罗斯滕认为,在全球已经存在大量可用于生产灭活疫苗的设备,即使在欠发达国家也有这样的设备,因此灭活疫苗可在多个国家同时大批量生产。他表示,即使德国最终未必采用灭活疫苗,但灭活疫苗的研发仍是“有价值的”。(中国新闻网 记者:彭大伟) 中美科学家绘出迄今最精确银河系结构图 科技日报南京4月21日电 (金凤)银河系直径约为10万至18万光年,太阳系离银河系中心很远,且位置接近银道面,因此我们所看到的旋臂都重叠投影在天球上而无法分辨。21日,南京大学发布消息,著名杂志《科学美国人》近日刊登了由美国科学院院士M·里德和该校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郑兴武教授联合撰写的封面文章,总结了由他们及德国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K·门滕教授所领导的国际团队历经15年对银河系结构的研究成果。该团队用甚长基线干涉技术精确测量位于银盘上近200个大质量恒星的距离和自行,得到银河系旋臂的结构、太阳系的位置以及它绕银河系中心旋转的速度,绘制出尺度为10万×10万光年的全新银河系结构图。该图是迄今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 “这张迄今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清晰地展示出银河系是一个具有四条旋臂的棒旋星系,基本解决了银河系究竟有几条旋臂这个天文学中长期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问题。”论文作者之一郑兴武说。 21世纪初,中、美、德、意、荷、韩、日、波8国22位天文学家筹划建立了“银河系棒和旋臂结构遗珍巡天”重大科学计划。该计划用等效口径大小为地球直径的甚长基线干涉阵,采用几何三角视差方法直接测量大质量恒星中脉泽源的距离和自行。 郑兴武介绍,从2003年开始,研究团队测量了银盘上163个大质量恒星中脉泽源的距离和自行,结合国际上其他团组测量的37个脉泽源,共获得了银河系中近200个大质量恒星的距离和自行。这些大质量恒星在银盘上的分布清晰地勾画出4条主旋臂,它们分别是英仙臂、人马—船底臂、矩尺臂和盾牌—半人马臂。研究团队结合红外、一氧化碳和大量年轻天体的观测资料,最终绘制出了银河系结构图,它是一个具有4条旋臂的棒旋星系。(科技日报 记者:金凤) (选编:洪田) ...
石正丽称新冠病毒并非来自其实验室

石正丽称新冠病毒并非来自其实验室

在过去的15年中,武汉病毒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石正丽致力于用英汉法三种语言向世界发出警告: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的风险。 这种会飞的哺乳动物有可能是现在全球大流行疾病的罪魁祸首,石正丽和她在疫情最初暴发地武汉的实验室引起了人们的怀疑。 这位55岁的武汉病毒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被中国媒体称为“蝙蝠女侠”,她和她的同事们多年来建立了一个大型的冠状病毒和其它病原体库,其中的样本都是从中国蝙蝠群落中收集而来的。 石正丽的经验以及她掌握的大量参考资料帮助她确定了导致武汉疫情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来自蝙蝠。事实上,她的团队早在2013年就在云南省收集过一个样本,其与2019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约有96%的相似性。 ...
DENMARK-HEALTH-VIRUS-RESEARCH

瑞德西韦临床试验结果令人失望

美国股指周四后市从盘中高点回落,因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道,一篇文章显示一种旨在帮助治疗2019冠状病毒病的备受关注疗法在一项试验中结果令人失望。 《金融时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阅览了一份关于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 Sciences Inc., GILD)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的临床试验报告,而且在意外情况下发布了该报告。 该报告显示,研究人员对237名患者进行了研究,给158名患者服用了这种药物,并将他们的康复情况与其余79名患者进行了比较。该报告称,这种药物在一些患者身上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有18名患者停用。 ...
/ 七天科技博览, 科技
七天科技博览(4月19日)

七天科技博览(4月19日)

【本期导读】 袁隆平:拓展“红线”外耕种面积 保障粮食安全 “海水稻”科技攻关,袁隆平这么说 繁星静候 全球“北斗” 比尔·盖茨再谈新冠:恢复正常需要18个月 袁隆平:拓展“红线”外耕种面积 保障粮食安全 “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它们也是我国未来极为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如果我们抓紧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及核心技术研究,并将其中1亿亩改造成水稻田,按每亩300公斤估算,则有望每年增加能养活8000多万人口的粮食产量。这也是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创新工程。”4月16日,还在海南三亚南繁育种基地忙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接受科技日报记者连线采访时说。 连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国及地区为防止本土出现粮食供应短缺问题,启动了限制本国粮食出口的政策。这一举措,也引发了一轮各国评估是否有可能遭遇“粮荒”的粮食安全“反思潮”。 就我国而言,受耕地面积“红线”影响,粮食耕地面积大幅度“扩容”并不太现实。因此,要确保粮食安全,主要聚焦在以科技提升耕地亩产量,及挖掘“红线”外可能“无中生有”的粮食耕种面积上。袁隆平院士提出的发展耐盐碱水稻方案,就有望增加“红线”外耕种面积。 围绕袁隆平院士这一目标,近年来,全国科研人员不懈攻关,已在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和种植上获得“初体验”。14日,在海南三亚“国家耐盐碱水稻创新中心试验现场观摩及建设推进会”期间,袁隆平院士再度向外界发声:“通过杂种优势利用、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的结合,我对实现耐盐碱水稻新品种的重大突破充满信心!”他坚信“杂种优势利用+耐盐碱基因”,是实现耐盐碱水稻育种目标的关键。 如何将这一目标实现的“底盘”巩固得更牢?我国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技术发源地湖南,拟围绕耐盐碱水稻核心技术创新,打造全国性科技协同平台,助力突破“藏粮于地”空间、拓展“藏粮于技”储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据初步设想,该平台拟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联合海南大学、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有限公司等分布于多省份的相关研究单位共建。 “针对我国盐碱地分布广、类型多样,研究优势单位、平台和人才队伍分散、难以集中的特点,协同平台拟实行‘总部、研究中心、区域分中心和试验站/基地’模式建设,组织全国最大范围的优势力量协同攻关,储备国际领先的盐碱地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培育粮食生产新增长点,搭建国际一流耐盐碱水稻研发技术创新平台,培养全产业链国家高端创新人才队伍,打造耐盐碱水稻创新型产业集群。”湖南省科技厅厅长童旭东谈及协同平台构想时说。 而据湖南杂交水稻中心消息,技术路线上拟利用杂种优势技术培育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耐盐碱水稻重大新品种,构建不同盐碱地生态区耐盐碱水稻丰产高效应用模式并大面积示范。 “今年,我们在辽宁省盘锦市新兴镇开展耐盐碱新品种试种,示范面积大概30亩。”正在盘锦“蹲点”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彭玉林说。 仍在海南三亚南繁育种基地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烛则透露,今年,在袁隆平院士亲自安排下,他们已在内蒙古兴安盟、黑龙江肇源、吉林大安、辽宁盘锦等全国10省份地区部署耐盐碱新品种示范,部分示范基地现已完成播种。(科技日报 俞慧友) “海水稻”科技攻关,袁隆平这么说 如何开展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品种培育及核心技术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提出最新指导意见:“不断发掘水稻耐盐碱基因,并将其转育到籼粳交高产杂交稻,特别是第三代杂交稻上。”4月14日,在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试验现场观摩及建设推进会上,科技日报记者获取以上信息。 “耐盐碱水稻研究许多国家都在做,包括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甚至有些国家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但进展都不大。为什么我们仅通过短短几年研究,就有所突破?”袁隆平说,“因为我们将水稻耐盐碱基因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结合了起来。” 袁隆平院士提出的发展耐盐碱水稻的目标是,在10年内,选育出耐盐度在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六、耐碱在pH9以上的耐盐碱水稻品种,且年推广面积达1亿亩,平均亩产300公斤,这样每年就可增产300亿公斤粮食。 “300亿公斤粮食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相当于湖南目前全年粮食总产量,可以多养活近8000万人口。”说到此,89岁的袁隆平院士很是兴奋。 我国有15亿亩荒芜的盐碱地,是国家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以袁隆平院士为先锋的我国水稻科研工作者,致力于突破“藏粮于地”空间、拓展“藏粮于技”储备,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 基于此,由袁隆平院士倡议,以抢占国际盐碱地利用技术领先地位、培育粮食生产新增长点为目标的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中心正在加紧筹备建设中。 据了解,该中心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联合海南大学、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有限公司、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共建。 针对我国盐碱地分布广、类型多样,研究优势单位、平台和人才队伍分散、难以集中的特点,该中心将实行“总部、研究中心、区域分中心和试验站/基地”的模式进行建设,以最大范围实现全国优势力量相对集中,对接各地方政府支持,充分调动人力、物力、平台协同攻关建设好这一重大工程。(科技日报 王祝华) 繁星静候 全球“北斗” 近日,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解除,对外交通有序恢复,中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是为取得战疫成果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国重器之一。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北斗”作为享誉世界的时空基础设施,火速投入战斗,从九天之上深情俯视中华大地,不仅为突击建设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提供战略支撑,而且为无人机投送应急关键防疫物资、人员隔离场所的巡查和管理、工矿企业在疫情下安全复工复产等提供基础性服务保障。 中国战疫好消息不断传来,“北斗”也正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辉煌时刻:全球星座组网全面收官。近日,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即“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如期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各项准备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根据计划,该星将于下个月发射升空,届时,“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将全面完成。 三轨合璧 吉星高照 压轴飞天的“北斗三号”组网卫星为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被昵称为吉星。该类卫星运行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轨道周期等于地球在惯性空间中的自转周期即23小时56分4秒,且方向与之一致,这样就使得该类卫星与地面的位置保持相对不变。其定点于赤道上空约3.6万公里的圆形轨道上,一颗可覆盖约40%的地球面积。北斗系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星基增强、短报文通信、精密单点定位等特色服务上发挥关键作用。“北斗三号”共有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主要服务中国所在的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北斗”采用3种轨道卫星合璧的混合式结构,除了与赤道平面重合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即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之外,还有3颗保持一定倾斜角度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与前者相对于地球上的某个点始终保持静止不同,由于其倾斜角度的存在,造成相对于地面上某个点,其每天在相同时刻保持在相同位置,但在连续的时间内,卫星位置是变化的,其星下点运行的轨迹呈“8”字型的封闭曲线,就像卫星跳着“8”字型舞,以这种运行方式,聚焦亚太地区。“北斗三号”倾斜角度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一共有3颗。 北斗卫星第三种轨道为地球中圆轨道,它们是“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的主力卫星,共24颗,运行在距离地面2万多公里的高度,轨道周期约为12小时,时刻不停地环绕地球运转,每颗卫星的聚焦点都在地面“画”着波浪线,实现全球范围的广覆盖,它们组成的星座构成了“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的核心星座。 大国重器 廿年铸造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先进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GPS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和欧洲伽利略系统后,全球第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后来者,“北斗”直到2000年才开始拥有由两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卫星组成的“双星定位系统”,这就是“北斗一号”,开始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03年,第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升空,“北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2004年,“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启动。到2012年年底,完成14颗卫星发射组网。“北斗二号”系统在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2009年,“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启动;到2018年底,完成19颗卫星发射组网任务,“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并向全球提供服务。2020年3月9日,第29颗“北斗三号”卫星发射成功。至此,“北斗三号”收官只剩下最后一颗星,距离大功告成只差临门一脚。“北斗三号”系统继承“北斗”有源定位服务和无源定位服务两种技术体制,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服务,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用户还可享有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服务。 从“北斗”双星定位系统建成算起,到“北斗”全球系统即将于5月按计划收官,中国航天人努力奋斗20载,大国重器“北斗”将以空前强大的服务能力造福各国民众。 服务全球 造福人类 “北斗三号”全球星座组网即将全面收官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航天新闻网刊文深入介绍了北斗导航卫星建设最新情况和历程,解析了其星座的轨道特点,表达对其全球系统建成的期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报道对“北斗”卫星发射入轨100%的成功率和服役后的表现赞不绝口,认为“北斗”广泛用于公共安全、交通、渔业、电力、林业、减灾、智能城市建设、社会管理以及大规模市场应用等领域,全球将受惠于此。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关注到“北斗”近期的建设成就是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取得的,展望“北斗三号”30颗卫星中的最后一颗发射入轨组网成功后,其提供的服务精度将进一步提升,更加受到用户信赖和青睐。该报道还特别聚焦“北斗”独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认为全球组网完成后,这一超越同类的优势更加明显,使用户之间可以更好通信,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追踪用户的位置,为应急救援提供了更稳定可靠的途径。 对于“北斗”的应用价值,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无疑最有发言权,他指出,北斗等卫星导航的应用仅受人类想象力的限制。仅就迎战新冠肺炎疫情来说,“北斗”可谓大放异彩,高精度测量火线驰援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基于北斗的无人机、无人配送车纷纷应用到疫区医疗物资配送;基于北斗的车联网推动疫情期间交通智能化、精准化,通过为车辆提供精准导航等信息服务,保障防疫救援物资一路畅通……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北斗”正在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融合,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人民日报海外版) 比尔·盖茨再谈新冠:恢复正常需要18个月 新浪科技讯 4月17日上午消息,近日,比尔·盖茨(Bill Gates)接受了艾伦秀(The Ellen DeGeneres Show)采访,在节目中他谈及2015年的Ted演讲中对流行性疾病的预测,以及目前的新冠疫情。盖茨表示,“疫情已经蔓延至全世界。幸运的话,如果整个国家在封城方面做得很好,疫苗测试工作能有序进行,可能6月初情况就能好转。”此外,他预测生活恢复正常需要18个月时间。 以下是此次访谈全文: 艾伦:下一位来宾是世界上最富有,也是最慷慨的人之一。大家来欢迎比尔·盖茨。 盖茨:你好。 艾伦:感谢你接受访谈。首先,家里人都好吗?你好吗? 盖茨:嗯,我觉得为了尽快控制疫情而实施的社交隔离让所有人的生活都收到了极大的影响。还是挺让人焦虑的。你知道的,要在线上课,公司会议也是线上完成,完全不符合常规。 艾伦:我有一个问题,你在2015年TED的一次演讲里就告诫所有人,可能发生目前这种情况,所以你对于疫情的出现应该有所准备,你觉得你准备的够充分吗?我是说,即使你有所准备,疫情的严重性是否依然出乎意料? 盖茨:2015年的那场TED演讲,以及我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那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各国政府能做好准备应对下一场大流行病,包括快速诊断,快速找到对症药物,快速研发疫苗等方面的能力,需要比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进展还要更快。过去五年,(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和各方建立了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在提高疫苗的快速研发能力方面进行投资,但是我们的目标进度也只有5%,因为这次的疫情比战争更严重,我们所投入的资金,实践的数量和目前具备的能力,都远远不能应对。 艾伦:我不想在这里谈政治,但是你的说法听着有点像本届政府怪上届政府什么都没做的意思,有人听从你的建议吗?是不是有人听进去了,但是后来没有人再去理会?到底什么情况? 盖茨:对于一件几率无法预估,也不知道何时发生的事情,我们很难知晓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应对,比如火灾,战争,地震,所以政府需要评估,比如我们之前有非洲爆发的埃博拉疫情,这应当让我们有所准备,还有寨卡病毒,但是呼吸系统流行病的流行范围更广,过去100年都没有如此严重的疫情,实际上,我甚至觉得1918年(流感的百年)纪念能刺激到大家有所行动。不过我们还是做了一些事情,比如有些国家,即使在没有提前准备的情况下,通过迅速行动,确保了最小数量的国民病亡,而不必将整个经济停下来。现在,疫情已经蔓延至全世界,包括美国,我们需要相互学习,尽快让感染人数到达顶峰,并且逐步减少。如果我们幸运的话,如果整个国家在封城方面做得很好,如果(疫苗)测试工作能有序进行,可能6月初(情况就能好转)。到那时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因为除非世界上几乎所有人都接受疫苗注射,我们的生活还是不能完全回到之前的正常状态,我们需要制造业恢复,建筑业恢复,复学等等,但是大型的公共活动还是可能让疫情反弹。 艾伦:你刚才说6月,但是疫苗投入使用可能要一年多以后,我无法想象,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6月或者7月去一个人超级多的饭店吃饭,在没有治疗手段的情况下,我们怎么能逐渐让生活回归正轨? 盖茨:你说的很有道理,即使我们采取正确的方法,比如解决疫苗测试的种种问题,所有人都能坚持社交隔离,流行病学调查面面俱到,政府可以在这种条件下鼓励某些活动的恢复,但是即使如此,大众脑中还是会有对于病毒传染性的担忧,不愿意(按照政府的鼓励)去做,比如政府说孩子可以复学了,但是大家可能不想让孩子回到学校。我们希望能有让大家都感觉安心的证据表明,这些活动是没有传染风险的,因为如果你想让工厂重新开张,是不是有足够多的个人会到岗?饭店重新营业,可能需要提倡食客拉大距离,你肯定会看到需求的减少,因为大家经历了这么多事情。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需要让生活逐步恢复正常,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恢复到正轨,还是要有显著疗效的疫苗,或者有超过95%治疗效果的疗法。我们的猜测是需要18个月的时间。 艾伦:我称你和梅琳达为这个世界上最慷慨的人之一,你们捐赠了1亿美元来抗击疫情,我记得你们是在2月份疫情一开始时,就做出了这笔捐款。我知道这笔钱会用于开发疫苗,还有治疗方法作为暂时补救措施的研究。 盖茨:基金会在传染病方面的研究,要比世界上任何一个组织做得都多得多,我们重新规划了工作重点,包括受赠人在内的所有人目前都专注于新冠病毒的研究,根除脊髓灰质炎和艾滋病新药的研究也都暂停了,但是那些项目的基本工作原理都适用于选择用于测试的治疗药物,选择需要投入生产的疫苗,接下来如果哪些被证明是安全且有效,我们可以实现几十亿支剂量的生产。我们的所有工作都做了极大的调整,在提高测试能力方面投入资金,因为在有些发展中国家,我们所建议的隔离是不可能实现的,不幸的是,这些地方也是病亡数字最高的。 艾伦:我还是有点想不明白,如果我们没有找到治疗方案,比如,我现在显然只能在家里做节目,其他一些人也一样,我无法想象(节目恢复正常的时候)观众挨着坐在一起,因为不是有人说这个病秋天还可能再来吗? 盖茨:嗯,我们不知道这种传染病受季节性的影响有多大,但这对大家而言可能是好消息,因为如果夏天传染性没那么强,感染人数就会有超级大幅的下降,有助于我们解除隔离,当然你说的也对,我们还要防范疫情再次来袭,不过根据中国和韩国的情况,这种可能性很低。你或许可以回到演播室录制节目,因为对于工作人员的互动会有建议,并且可能所有人都会接受病毒检测,情况会与现在有很大不同。演播室可能有,也可能没有观众,但是我认为引入观众可能还要等更长时间。 艾伦:说到这个,现在路上没什么车,天上也没几架飞机在飞,对于经济而言肯定不是好事,但是我们的星球却是从中受益的,我知道你也非常重视环保,听说洛杉矶的空气从来没有这么好过。这简直太好了! 盖茨:我希望所有人,比如你和我,都能在家工作,但是那些在饭店,工厂,建筑工地,或者从事清洁工作的人,这场疫情夺走了他们的生计,不幸的是,很多经济状况不佳的人恰恰是受这次疫情影响最大的人,所以,我们非常希望尽快恢复一种“半正常”的社会状态,然后疫苗可以帮助所有人恢复真正意义上的正常生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非常努力地保证疫苗的安全性,因为会有70亿人接受疫苗注射,基金会的科学家们和很多在其他地方的工作人员,都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最好的情况是在18个月内完成研制,但是我们不想因此引发过多期待,因为我们确实不能确定,正如福西和我自己说的,这只是我们估计的可能的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延后。 艾伦:18个月,就像你说的,对于很多靠薪水过日子的人都会非常难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领到薪水,失业率会上升,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个大问题,经济如何才能从疫情中恢复?你有信心吗?你预计需要多长时间? 盖茨:肯定不会很快地恢复正常,因为即使工厂复工,社会活动恢复,人们对于外出还会非常谨慎,同时,人们的投资缩水,工作无法得到保障也让经济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强劲水平需要几年时间。好在经济最终会恢复,医疗支出也会由国家负担,但是在疫情中病亡的人我们却再也无法挽回。 艾伦:我还有一个问题,不知道你能不能回答。我和Pink(美国唱作歌手)聊过,她得了新冠肺炎,她三岁的儿子已经两天没有发烧了,情况有好转,她本人也感觉好多了。她身体非常健康,但还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因为一开始的宣传是只有年长者,或者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才会得这个病,然后我们看到了婴儿和健康人也会得病,她和丈夫,女儿住在一起,但是他们并没有得新冠肺炎,她在得病期间没有发烧,并没有很多人都有的症状,为什么健康人也会得这个病? 盖茨:我们在西雅图有一个监测网络,未来会拓展到其他地方,我们也在帮助其他国家,了解不同年龄段,职业,社区受影响的情况,比如我们还不是特别了解为什么黑人社区的重症比例更高,新冠疫情和流感不同,很多年轻人也得流感,而死亡率不高,年轻人感染新冠病毒的更高,但是病亡率和感染率不是一个概念,年长者或者有其他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死亡率更高,例外的是医务人员,因为他们曝露在高浓度,而因此更致命的病毒环境下。我们对于年轻人作为感染链一部分可能染病的深刻理解,对于包括复学在内的一些事情都会有参考,因为如果能让失去三个月学习时间的学生们回到学校,赶回学习进度,将是非常不错的一件事情。 艾伦:新冠病毒感染有剂量的区别吗?你提到了医护人员的足量感染,我想这是与微量相对而言的,这是不是感染者呈现不同症状的原因? 盖茨:是的,最初的接触和感染量会导致症状的差别,因为这是病毒自我复制和免疫系统判断反应之间的速度竞赛。免疫系统会问,这是什么,我应该对它发起攻击吗?当医务人员给病人做插管的时候,他们就可能接触到大量的病毒。我们基金会所做的一个工作就是,之前如果你去做检测,必须得由一名医护人员操作,把一根拭子插入你的咽喉深处,这样医护人员就有感染病毒的风险,因此他们必须穿着防护服。现在我们做的是把拭子给病人,由他们自己采样,这种检测方式和之前由医护人员所做检测一样准确。也就是说,你不需要防护装备,你可以把检测材料直接寄到需要检测的人员家里。我们最近刚刚才说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接纳这一居家检测办法,你可以在居家检测后再去医疗中心,从而避免感染他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测拭子,正在推广应用。是的,关于病毒接触量,我们看到像麻疹和其它一些呼吸系统疾病,不同的病毒接触量导致的症状差别很大。有些年轻且健康的医生感染后病情急速恶化,不幸去世,令人震惊,这就是原因所在。 艾伦:欢迎回来,我们继续连线比尔盖茨。那么让我们在结束之前传达一些积极的信息。目前的情况下,哪些情况让你看到了希望?我们应该对什么感到乐观? 盖茨:现在我充满信心的是下一次流行病爆发的潜在可能不会再被人们忽视。这场突发的疫情重塑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经济,导致了众多的悲剧,下一次我们将做好准备,而其他的传染性疾病也将从我们这次所做的工作中受益。我还看到很多英勇的行为涌现出来,人们挺身而出,社区团结,大家一起去解决问题。尽管疫情并不是什么好消息,甚至可以说是最糟糕的情况,人类表现出了非凡的聪明才智和同情心,为抗击疫情,人们贡献了时间和金钱,希望通过这次疫情大家能够意识到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因为无论是对于社区,国家还是整个世界而言,如果我们不能在世界所有地方都结束这次疫情,新冠病毒就还有在美国再次爆发的可能。 艾伦:我同意你的观点,我们需要共同抗击疫情,之前可能只有一些人富有同情心,现在很多人也都有这种想法了。最后一个问题,疫情结束之后,你最期待什么事情?你最想做什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盖茨:有一些事情需要优先考虑,比如阻断艾滋病感染和彻底消除脊髓灰质炎,可悲的是,当我们将这些专业力量都用于抗击新冠疫情的时候,原本需要优先考虑的事情会收到巨大影响,如果这些工作都能恢复正常,我会非常高兴。我会想知道,在我们没有做脊髓灰质炎项目期间,这种病的传播是否再次扩大?项目受到了多大程度的干扰?我相信所有人届时都会因为可以继续从事四个月之前放下的项目而感到兴奋不已。 艾伦:你很伟大。请带我向梅琳达问好。非常感谢。回头见。(新浪科技) (选编:洪田) ...
/ 七天科技博览, 科技
七天科技博览(2020年4月12日)

七天科技博览(2020年4月12日)

【本期导读】 中国新冠病毒疫苗开始招募Ⅱ期临床志愿者 钟南山关于疫情的12个最新判断,信息量很大! 牛津疫苗学教授:对疫苗研制成功有信心,或在秋季前准备就绪 花粉致敏的罪魁祸首不是“花”而是“树” 新疆塔里木油田发现亿吨级大油气田 糖分“妖魔化”:糖真的对健康有害吗? 中国新冠病毒疫苗开始招募Ⅱ期临床志愿者 近日,108位参与中国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Ad5-nCOV)Ⅰ期临床试验的志愿者,已全部结束隔离。Ⅰ期临床主要研究了低、中、高3个疫苗接种剂量的安全性。试验发现,此疫苗有可能引起发热、接种部位疼痛、关节疼痛等不良反应。与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高热(体温≥38.5℃)比例更高,因此研究选择了低中剂量疫苗进入Ⅱ期临床试验。目前,疫苗Ⅱ期临床试验已经启动志愿者招募。试验计划招募500人,并将引入安慰剂对照组。志愿者将有50%的可能性接种中剂量疫苗(1毫升)和25%的可能性接种低剂量(0.5毫升)疫苗或安慰剂。(环球科学) 钟南山关于疫情的12个最新判断,信息量很大! 现在可以摘口罩了吗?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吗?动物之间会传染病毒吗?全球疫情的拐点会在何时到来?带着这些问题,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奔赴广州,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 一、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候 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候。现在国内外情况悬殊,中国由于采取了非常果断的措施,现在已步入疫情第二阶段,而其他一些主要国家还处在大暴发的第一阶段,且仍在向上攀升。这意味着人传人的几率非常高,确诊病例增加非常快。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护手段,现在就提出不戴为时过早。不过,在疫情不严重的地区,人少的地方或空旷场所,倒不见得必须戴。 二、武汉过关了,但还有下一关 武汉解封了,我也很高兴。疫情暴发时,中央果断出手,对武汉城市交通进行管控,其他地方采取群防群治措施,是非常成功的,在疫情防控史上,这也称得上是一个壮举。 接下来仍然面临两个考验。一个是如何边防控、边复工,另外一个是“外防输入”关。现在国外还处在疫情暴发高峰,一些跟国外交流密切的中国沿海大城市很容易被卷进去又出现部分疫情。武汉的下一个关也是全国的这一关,还需要通过各种防控举措过关。 三、境外输入造成中国疫情二次暴发可能性小 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出现,会不会造成社区传播,引发我国疫情二次暴发? 这实际上是两个问题,一是外来输入病例有没有传播,二是会不会在传播过程中暴发。境外输入病例传播的危险性肯定存在,特别是核酸检测阳性或已出现感染症状的病例,传染性比较强,会造成病毒传播。 会不会造成疫情的暴发?估计可能性比较小。我国的群防群控一直下沉到社区,社区居民都有很强的自我防护意识,比如戴口罩、与人交往保持距离等,一旦有人出现发烧等症状,也能够快速报告或接受诊断,进而隔离。总体看,社区的传播危险性肯定存在,但中国出现疫情第二波大暴发的几率很小。 四、谈全球疫情拐点为时尚早 从全球看,原来疫情的“震中”在欧洲,特别是西班牙和意大利,现在还包括德国、法国、英国。当前问题最大的是美国,最近这一周每天是以一两万例的速度在增加。所以,现在看拐点还早。 到不到拐点,要看政府能不能出手进行强力的干预。其他国家有很多不可测的因素,所以现在让我预测全球拐点,就比预测中国的难得多。照目前这个形势发展下去,恐怕还需要两周。 五、中国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不会很大 无症状感染者不会凭空产生,通常会出现在两个群体:一是在疫情相对严重的地区,暂时还没有表现出症状、但可能已经被感染的人。另一个是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他们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少的。 无症状感染者也有两个概念,一类是开始没有症状,但后来会逐渐发展到有症状,这类是肯定有传染性的。另一类是最近我们发现的,在相当长的观察过程中始终没有症状,但核酸检测阳性。这类的传染性,我们正在研究。但根据新冠病毒的特性,一旦出现症状,传染性就比较强,所以将他们作为一组人进行隔离观察,这样的战略是对的。 六、复阳患者大多不传染 所谓的“复阳”,大多数应是核酸的片段而不是病毒本身。需要注意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患者本人是不是复发,假如患者产生很强的抗体,一般不会再感染。至于复阳患者会不会传染给别人,则需要具体分析。一般来说核酸片段没有传染性。一些学者曾经对复阳患者的咽拭子及分泌物进行培养,没有培养出病毒。 还有一种很少的情况,病人原本就有很多基础病,只不过症状改善了,并没有完全康复,这些病人不能排除有传染性。 总体而言,复阳患者带不带传染性,我个人不是太担心。 七、新冠肺炎流感化尚无充足证据 新冠肺炎会不会像流感一样长期存在? 这是一派的观点。到现在来看,还没有充足证据。除非病毒传播出现这样的规律:它的传染力仍然较强,但病死率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有长期存在的可能。我们现在需要进行一个长期的观察,掌握充分的数据、案例,才能够得出类似这样的看法。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不认为这种预测会是现实。 八、动物间传播现在下结论太早 狗、猫、老虎等一些动物核酸检测阳性,究竟是污染造成的,还是感染的,有待观察。有些动物身上原本就带有一些病毒,不一定有症状,也不一定会传染。现在就认为这些动物身上的新冠病毒既能传染人,又能传染动物,而且都能致病,结论下得太早了,一般来说我不会那么看。 九、还没有特效药,但发现一些有效药 我们现在试验的一些药物,比如氯喹,实验结果肯定是有效的,我们正在总结,可能很快要发表出来。还有一些中药,比如连花清瘟,我们不仅做了离体实验,还在P3实验室(即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编者注)发现,它抗病毒作用不强,但抗炎症方面表现突出,有关实验结果不久之后也会发表。此外还有中药血必净,它的主要成分包括红花、丹参、赤芍等,用于活血化瘀,但对重症病人的治疗初步看也是有效的,我们现在也在总结。 十、疫苗不会很快上市 真正终结疫情,疫苗挺重要的,现在各国都在以最快的速度研发。但我不认为疫苗三四个月时间就能做出来。此外,根据抗击“非典”的经验,去掉中间宿主,也能阻断疫情的传播。目前,我们还不知道新冠病毒的传播链是怎么样的,搞清楚之后切断也很重要。 把全部希望放在疫苗上,其他方法一概不管,是消极的。而且疫苗出来后,也不可能一下就非常完善,易感人群可打,但没必要全部人群人人都打。 十一、群体免疫是最消极的做法 对待疫情最为消极的做法就是所谓的群体免疫,这是一百多年前的思路了,那时人类没有什么办法,只能任由病毒感染,感染后活下来的人自然获得抗体。现在再用这种方法应对新冠病毒我不赞同。在过去一百多年里,人类取得很大进步,有很多办法预防,不需要再用自然免疫、群体免疫。 十二、中国抗疫最值得分享的经验是执行力 中国战“疫”主要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对暴发地区进行封堵,阻断传播;二是基层群防群治,也就是联防联控。现在防控的核心也是两个,第一是保持距离,第二是戴口罩。 所以,最可分享的经验是执行力。很多国家的医疗水平、技术实力比我国高得多,之所以在疫情面前措手不及,就是因为没有思想准备,也没有果断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少一线医务人员感染,而这道防线一旦垮掉,会很容易失控。(科技日报) 牛津疫苗学教授:对疫苗研制成功有信心,或在秋季前准备就绪 据《国会山报》11日报道,牛津大学疫苗学教授莎拉吉尔伯特(Sarah Gilbert)10日对《伦敦时报》表示,如果“一切顺利”,她的团队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可能在秋季前准备就绪。 英国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Matt Hancock)对天空新闻(Sky News)表示,吉尔伯特的这番言论传递出“希望”的信号。汉考克说:“我对牛津项目了解了很多,真的很高兴看到一些希望,尤其是在报纸的头版。”。牛津大学的研究小组是全世界数十个研究小组中的一个,他们正在昼夜不停地研制新冠病毒疫苗。 吉尔伯特对《伦敦时报》称,在未来两周内将开始对这种疫苗进行人体试验。吉尔伯特说,“没有人能保证它会成功”,但她很乐观,说对疫苗的成功有80%的信心。吉尔伯特说:“根据我们用这种疫苗所做的其他试验,我认为它很有可能发挥作用。”。“这不仅仅是一种预感,每过一周,我们便有更多的数据可供参考。” 报道指出,即使该疫苗研制成功,投入大规模生产可能还需要几个月。(澎湃新闻) 花粉致敏的罪魁祸首不是“花”而是“树”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记者倪元锦)对于部分过敏人群而言,春季花粉是挥之不去的困扰。通常,人们会觉得,是靠蜜蜂、蝴蝶等授粉的娇艳花朵导致过敏,然而花粉致敏的罪魁祸首,不是“花”,而是“树”。 花粉,是自然界中植物的雄性细胞,因物种各不相同,其大小、形状、结构千差万别,绝大多数以微米为单位计量。草长莺飞的春季,植物开花散叶,花粉便在微风、蝴蝶、蜜蜂的助力下分散到空气中,让植物的繁衍获得延续。 北京市气象局介绍,花粉家族主要是“虫媒”和“风媒”两类花粉。游离在空气中的花粉,并不来源那些主要依靠“虫媒”传播的鲜花,而主要来源于依靠“风媒”传播的柏科、杨柳科等类别的树木。因为“风媒”花粉体积更小,在风的作用下传播也更广,才更容易被人吸入并导致过敏反应。例如,应接不暇的喷嚏、鼻涕以及眼睛或外耳道奇痒无比的症状。 此外,导致过敏症状的,除了依靠“风媒”传播的树木花粉,还有裹挟树木种子的飞絮。以最常见的雌雄异株杨柳树为例,杨柳雌株花序在授粉后,会生成一个个小蒴果,里面包被着白色絮状绒毛。这些绒毛中藏着一些芝麻粒大小的种子,随着发育成熟的小蒴果逐渐裂开,白色絮状绒毛便携带种子漫天随风飞散播种,形成杨柳飞絮现象。 北京市林业科技推广站介绍,杨柳飞絮具周期性和季节性,由于树种及环境温度差异,飞絮期一般从4月上旬至5月下旬,持续50天左右。 北京同仁医院鼻过敏科主任医师欧阳昱晖介绍,花粉过敏者可在花粉期到来之前的两周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预防性用药,有助于推迟过敏症状开始的时间,或减轻症状,药物可一直用到花粉期结束。 专家建议,花粉过敏者可查询让自己过敏的植物花粉传播扩散时间,提前采取措施防护。根据植物种类不同,通常北京花粉浓度的第一个高峰是3月中旬至4月中旬、第二个高峰是4月中下旬到5月中下旬。(新华社) 新疆塔里木油田发现亿吨级大油气田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8日电(胡嘉琛) 8日,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境内的塔里木油田满深1井用10毫米油嘴测试求产,日产原油624立方米,日产天然气37.1万立方米,标志着塔里木盆地腹部超深层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一个新的亿吨级大油气田被发现。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满深1井的重大突破,意味着新发现一条区域级富含油气的断裂带,证实了塔北—塔中整体连片含油,新增石油资源量达到2.28亿吨,油气资源潜力巨大。 满深1井是塔里木油田部署在塔里木河南岸勘探新区的一口重点探井,地处塔北、塔中两大古隆起之间的鞍部。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藏储量丰富,约占盆地油气资源总量的38%,是塔里木油田原油增储上产的重要战略接替领域。(中国新闻网) 目前,塔里木油田已开发哈拉哈塘、轮古、塔中I号等7个碳酸盐岩高效区块,2019年油气产量达375万吨,占塔北—塔中地区油气产量的50%。为加快塔北—塔中千万吨级大油气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年,塔里木油田提出了“决胜3000万、突破3500万、瞄准4000万”的目标,即2020年如期建成3000万吨大油气田,“十四五”期间油气产量突破3500万吨,在2030年之前油气产量达到4000万吨以上。 对此,塔里木油田在勘探上主攻库车新区、塔西南山前、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深层碳酸盐岩三大领域,加快寻找战略接替区,在开发上集中建设库车天然气、塔北—塔中原油两大根据地,建设库车300亿方大气区、台盆区1000万吨大油气区,以推动目标落地落实。(中国新闻网) 糖分“妖魔化”:糖真的对健康有害吗? 最新研究发现,吃糖更多的人更易患二型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但这也许不是吃糖的错。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能证明糖除了热量过高之外,对健康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一项研究显示,每天的果糖摄入量若超过150克,就会降低胰岛素敏感度,从而增加患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疾病的风险。但研究人员也总结道,通常在摄入大量糖分之外,摄入的热量也过量时,才会发生这种情况,而且对健康的影响更可能是因为摄入糖分会增加卡路里过量的几率,而不单单是糖本身的作用。 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人指出,把某种食物“妖魔化”是一种很危险的做法,会导致人们产生误解,甚至拒绝食用维持生命所必需的食物。 虽然当前的指导原则建议,添加糖提供的热量不应超过单日总摄入热量的5%,但营养学家指出,真正健康、均衡的食谱对每个人而言都有所不同。 运动员在进行高强度训练时需要摄入更多糖分,因为此时糖分很容易被消化掉。但他们也会担心自己的糖分摄入量超过了指导标准。对我们这些普通人而言,添加糖的确不是健康食谱的必需成分。但一些专家警告道,我们也不应把它们视作毒药、避之唯恐不及。 我们不该给食物贴上“好”或“坏”的标签,这种做法并不健康。把糖变成一种禁忌只会增加它的诱惑力。一旦你告诫自己不能吃某样东西,就反而会特别想吃它,所以我从不会说某种食物过量了,只会说一种食物没有营养价值,但即便如此,它们也会有其它价值。(环球科学) (选编:洪田) ...
/ 七天科技博览, 科技
七天科技博览(4月5日)

七天科技博览(4月5日)

【本期导读】 武汉封城让中国新冠病例减少70多万 破百万!全球新冠疫情数据为何如此惊人 不用疫苗也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吗? “复阳”“无症状”……新冠病毒为何如此诡异 从蝙蝠“百毒不侵”中找答案:发现新冠病毒抑制剂 武汉封城让中国新冠病例减少70多万 3月31日,《科学》在线发表了一篇报告性论文,回溯了新冠疫情暴发的前50天,新冠病毒在中国的传播形势,以及管控措施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疫情传播。研究按照2019年12月31日~2020年2月19日期间,疫情最初50天的传播时间,分析了新冠疫情的流行病学传播趋势。数据来自每个城市报告的新冠病例、武汉市430万人流动信息,以及各城市实施防控措施的时间和类型。 该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田怀玉团队联合英国牛津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等15个中外团队完成。总体来说,研究得出了以下具有借鉴性的结论: 1.武汉封城让新冠病毒传播到中国其他城市的时间平均推迟了2.91天。 2.在疫情暴发的第一周中,越早开始进行严格管控的城市报告的病例就越少。 3.管控市内的公共交通,关闭娱乐场所,禁止公共聚集显著降低了感染病例数量。 4.封城以及全国性的应急响应和防控措施让确诊病例数减少了数十万。 (环球科学) 破百万!全球新冠疫情数据为何如此惊人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3日的例行记者发布会上宣布,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百万,累计死亡病例超5万。目前,疫情已蔓延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数据何以如此惊人? 认知不够 按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的说法,今天的疫情其实是至少两周前感染情况的集中体现。虽然目前各国都已出台空前严格的抗疫措施,但要看到显著效果仍需时日。 换句话说,两周甚至更早之前,不少国家的政府和民众对疫情威胁认知不够,未能采取足够有效的防控措施。 以最新的疫情“震中”美国为例。美国《科学》杂志1日一篇文章用“支离破碎、混乱不堪”来形容美国的疫情应对工作。文章指出,美国“缺乏强有力的全国性协调”,“政治领导人发出的保守信息”给抗疫带来困扰。事实上,直到3月11日晚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全国电视讲话中仍在向国民传达疫情并不严重、感染风险“非常、非常低”的信号。 美国领导层对疫情尚且“轻描淡写”,普通公众对疫情的认知自然大打折扣。《纽约时报》1日报道,两周前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约70名学生还在春假期间举行派对,如今44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更多学生正接受检测。 不只是美国,其他一些国家民众对疫情的严重性也同样缺乏足够认知。英国广播公司在3月12日的报道中提到,“当意大利北部地区开始设定隔离区时……很多30岁以下的年轻人继续像平常一样外出活动,包括周日去海滨晒太阳吃海鲜”。 检测不足 随着各国检测范围扩大和检测效率提高,全球病例数猛增,这也正说明此前检测的严重不足是造成疫情恶化的重要原因。 2月中旬,美国每百万人中只有约2.4人接受检测。相比之下,与美国几乎同时期确诊首例病例的韩国,当时每百万人中有154.7人接受检测。此后至3月初,随着美国扩大检测范围,确诊人数迅速增加。但截至3月28日,美国每百万人中仍只有2250次检测,是韩国近三周前检测人数的2/3。目前美国已为大约100万人做了新冠病毒检测,每天检测量达到10万份样本。 在疫情严重的欧洲,缺乏检测试剂盒和快速检测方法仍是各国面临的难题。据英国《金融时报》3月20日报道,新冠病毒RNA提取试剂盒的供应链已达到极限。 相比较而言,德国似乎是目前欧洲疫情防控最得力的国家。据英国《卫报》2日报道,疫情在德国造成的病亡率约为0.5%,世界范围内约为4.7%,这是因为德国很早就开始检测且检测范围大。 资源紧张&管理欠缺 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认为,病亡率主要取决于疾病管理以及医疗资源管理。当数万人同时患病,最大的问题是医疗机构床位被占满,导致重症患者难以入院从而造成高病亡率。 在疫情严重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医疗资源不足,加之两国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是病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据《纽约时报》报道,意大利是欧洲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比达23%,该国许多死亡病例都是八九十岁的老年人,他们感染病毒后更易诱发致命并发症。西班牙同样老年人口众多,且养老院缺乏足够的医疗资源。 而德国病亡率低正是得益于充沛的医疗资源和高效管理,以及及早采取措施等因素。 要严防松懈 瑞安30日表示,意大利和西班牙疫情近日出现趋稳迹象,说明此前采取的社交疏远、“封城”等严格防控措施有效,但要使新增病例数上升曲线调头往下,仍需持续加大应对力度。 瑞安说,通过社交疏远措施,确诊病例的接触者数量明显减少,这意味着与两周前相比,处于感染风险的人数已大量减少。再加上持续对社区病例的检测和隔离,人们其实已能够抢在病毒进一步扩散前采取措施。 对于疫情在全球或某一国范围内何时能到达拐点,瑞安此前已多次表示无法预测。他强调,光靠“封城”远远不够,还必须持续推进公共卫生措施来“压制”病毒,因为病毒不会自动退却。(新华网) 不用疫苗也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吗? 在最近出版的《细胞》杂志的一篇论文中,一支跨国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新思路。作者们在论文中指出,先前的多项研究均暗示ACE2在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里,扮演了重要而复杂的角色。一方面,ACE2是新冠病毒进入细胞所识别的受体。在小鼠模型里,ACE2表达水平越高,疾病就会越严重;另一方面,ACE2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果ACE2表达水平很低,小鼠的肺部损伤就会更严重。 这些观察让研究人员们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使用体外纯化的重组人类ACE2蛋白,能不能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新冠病毒会识别并结合人类ACE2蛋白。从外部加入的这些蛋白就像磁铁一样,会把新冠病毒给“吸走”,让它们无法入侵细胞。这样一来,我们不就能削弱病毒的人体感染力了吗? 为了检验这个想法,研究人员们先是分离出了新冠病毒,再用它们去感染培养的细胞。有意思的是,如果病毒在感染细胞之前,先和重组人类ACE2蛋白接触30分钟,这些病毒的感染能力就会明显削弱。研究人员估计,削弱的幅度大约为1000-5000倍。相反,如果加入的是新冠病毒无法特异结合的鼠类ACE2蛋白,就无法起到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 总之,这些结果表明可溶性的ACE2有望抑制新冠病毒,防止它们进入细胞。在各种“老药新用”迟迟得不到临床验证,疫苗又需要12-18个月才能诞生的当下,这项研究无疑带来了一种预防病毒感染的新思路。当然,仅凭这些细胞实验和类器官实验的结果,是远远不够的。为了验证它的预防潜力,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 (环球科学) “复阳”“无症状”……新冠病毒为何如此诡异 新冠病毒似乎像一个诡异的幽灵,疫情初期的凶猛、中期的“复阳”、后期的“无症状”,一直让人捉摸不定。不过,相关专家对《中国科学报》表示,这些看似诡异的现象,背后都可以寻找到释疑的依据。 愈后 “复阳” 为何一些新冠肺炎患者经过治疗后,出现了“复阳”的现象?对此,刚刚结束支援武汉汉阳区医院任务的山东潍坊卫恩医院院长魏春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其实,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假“复阳”真“假阴”,患者实则是核酸检测误差引起的“假阴性”,实际上是患者体内病毒并未清除,只是出院前核酸检测未检出。 为何没有在患者出院前检出呢?魏春华解释,首先是试剂盒的问题,由于这次疫情来势汹汹,导致试剂盒需求量大,审批不严格。新冠病毒试剂盒这种与致病性病原体抗原、抗体以及核酸等检测相关的试剂,按国家法规,属于体外诊断试剂的第三类,也就是医疗器械中的最高审查级别。鉴于当时的疫情,药监部门加快了新冠病毒试剂盒的审批流程,从过去至少要2~3年,缩短到几天。“这种情况下,试剂盒质量肯定存在良莠不齐”。 据中国疾控专家介绍,评价试剂盒的质量,主要有三个指标: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这三个指标中,最重要的是灵敏度,这也是各种不同试剂盒质量差异的核心所在。 其次是采样问题。核酸检测主要采集咽拭子,新冠病毒主要位于肺、气管、支气管等下呼吸道部位,而鼻咽和口咽在上呼吸道。发病早期上呼吸道有一些病毒,晚期比较少,咽部可能有病毒残留,但不一定能采到。 最后,核酸检测需要病毒达到基本量才能测出来,相比上呼吸道,下呼吸道中的病毒含量更高,因此不管检测几次,从上呼吸道取样都可能出现假阴性。 “‘复阳’也可能是体内检测出病毒片段或者死病毒,这不代表患者尚未治愈或病情反复”。魏春华表示,“复阳”还可能是患者间歇性排毒,在患病末期,病毒含量较低,患者也很可能没有咳嗽、打喷嚏等症状,这时是否能够造成传染,目前还不得而知。从目前观察到的情况,复阳的患者,还未有报道引起传染的案例。 再度“肺炎” 采访中,驰援武汉汉阳医院的医生、青岛思达心脏病医院医生魏勇提供给记者这样一组数据,对90例新冠肺炎患者14天后复查,仅发现1例患者再度出现发热、咳嗽及肺炎表现。 该患者于1月26日确诊为新冠肺炎,经过治疗临床症状缓解,核酸检测两次阴性,于2月11日达到出院标准出院,出院后一直无发热、咳嗽等不适。不过, 3月14日,患者出现发热,胸部CT出现毛玻璃影,白细胞总数正常,淋巴细胞位于正常低限,而核酸检测阴性,抗体检测IgM±、IgG+。 患者感染病毒后,体内一般会产生IgM和IgG抗体。IgM抗体是人体感染病毒后最早出现的抗体,一般感染3~5天后产生,提示新近发生感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疾病康复后很快消失。 IgG抗体是具有保护性的抗体,感染病毒后两周开始产生,持续时间较长,有可能终生携带,表示已经感染过病毒。IgG数值越高,表示抗体越多,对病毒的抵御能力越强。 IgM和IgG抗体均为阴性,表示没有感染,或感染了未产生抗体;均为阳性,表示新近感染过,体内还有病毒;IgM是阴性、IgG是阳性,表示患者在康复期,已产生抗体,是安全的。 “从免疫学角度看,IgM±降低、IgG+升高表明机体对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已经产生。”魏勇说,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机体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有可能罹患其他病原体感染,如其他病毒性肺炎。并没有证据表明该患者为新冠肺炎复发。 “无症状”感染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提供了一项浙江宁波疾控中心开展的研究,该研究显示,从个体水平看,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效率约相当于确诊病例的三分之一;从群体水平来看,由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的病例占总发病人数的构成比只有4.4%。 “也就是说,无症状感染者对疫情的扩散贡献比较小。”吴尊友表示,现在的措施能够及时发现、控制无症状感染者,由无症状感染者造成疫情流行的可能性很小,不会造成社会层面的扩散。 但结合当下全国各地出现的无症状感染者,考虑在湖北地区会有这样的隐形感染人群的存在,驰援武汉医疗队员、山东潍坊卫恩医院中医科主任邱斌提供的127名支援汉阳医院新冠一线医务人员进行的新冠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其中武汉以外地区驰援队员111名,核酸检测及抗体检测全部阴性;武汉当地某医疗机构支援队员16名,有3名新冠抗体检测IgG阳性,核酸阴性,而他们没有发生新冠肺炎。 邱斌医生说:按照这个数据提示,湖北当地确实存在曾经的无症状感染者,按照当地医务人员的3/16的比例不可小觑,目前这样的人员有多少值得关注。 另外,新冠患者出院后是否具有传染性也备受社会关注。据中日友好医院教授曹彬团队的研究数据称,新冠肺炎病人平均的排毒时间是20天,最长的病人排毒时间为37天,而这一组病人平均的住院时间达到了24天。 目前,国家制定的出院标准,病人在出院以后还需要继续集中隔离14天。邱勇表示,这样的方案相对患者出院回家是安全的。 “我们曾经复查新冠肺炎患者新冠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集中隔离14天后仅有5.62%的患者出现IgM、IgG均呈阳性。出院14天后仅有1例再度发生肺炎,因此目前出院隔离后患者传染可能性很小。”邱斌说。(中国科学报) 从蝙蝠“百毒不侵”中找答案:发现新冠病毒抑制剂 北京时间3月31日,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中国疾控中心、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团队联合在论文预印本网站BioRxiv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Orthogonal genome-wide screenings in bat cells identify MTHFD1 as a target of broad antiviral therapy”。该研究尚未经同行评议。 研究团队通过对蝙蝠细胞的两万多个基因进行系统全面的筛查,确定了数十个病毒复制所依赖的关键蝙蝠基因,并发现了一个共同的新的宿主基因MTHFD1。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蝙蝠细胞的MTHFD1表达水平比人类相应组织的细胞要低很多,这可能和蝙蝠适应飞行生活的生理变化有关。研究团队最终发现宿主蛋白MTHFD1的抑制剂carolacton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复制。 人类需要广谱抗病毒药物 从SARS、埃博拉到2019年的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一直是严重危害全球健康的主要病种之一。这些疫情发展史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当务之急是对于广谱的抗病毒药物的研发。 广谱抗病毒药物对于新发突发病毒感染的应急性治疗可以救重症病人于危难,对于降低死亡率和缓解疫情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抗病毒药物以病毒蛋白作为靶点,它们在应对不断出现的多种不同类别的病毒时很难发挥作用,而且病毒也很容易通过突变自身基因而产生耐药性。 相比之下,由于多种病毒在细胞内复制需要很多共同的宿主蛋白才能完成复制周期,所以针对病毒复制依赖的宿主蛋白的新型抗病毒药物可能具有广谱性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优点。 论文中提到,蝙蝠是埃博拉病毒、SARS-CoV、MERS-CoV、亨尼巴病毒属和新冠病毒等病毒的天然宿主。研究团队试图从蝙蝠基因组分析入手,使用领先的功能基因组学方法,系统地寻找病毒生命周期依赖的宿主因子,通过理解病毒-宿主因子的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来寻找新的抗病毒药物靶点。 蝙蝠为何“百毒不侵”? 蝙蝠属于哺乳动物门翼手目,是唯一能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近年来诸多大规模致死疫情都和蝙蝠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蝙蝠也已经被公认为新兴病毒最重要的天然“蓄水池”。 作者们提到,2003年的SARS、2014年的埃博拉以及2019年末开始暴发的的新冠肺炎均给世界各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恐慌。诸多证据支持蝙蝠是这些致病病毒的共同的天然宿主,病毒从蝙蝠到某个中间宿主传播最终导致了疫情的大规模暴发。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虽然蝙蝠可以携带多种致病病毒,但是这些病毒却不会对蝙蝠造成明显的症状。蝙蝠对病毒的高度耐受性可能也是其能携带并传播多种病毒的重要原因。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周鹏曾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www.thepapr.cn)采访时表示,“从免疫学角度来说,蝙蝠的免疫系统还是很独特的,它是唯一一个会持续飞行的哺乳动物,飞行这种能力就造成它很多基因和人或者其他哺乳动物的基因不一样,这些不一样的基因很多就是和抗病毒、免疫系统相关的。” 周鹏等人此前也证实,蝙蝠体内总是保持了一定量的干扰素表达。干扰素是一个很关键的抗病毒蛋白,如果它在身体中总是保持“低量”,就相当于动物本身具有“全天候保护”的防御机制。 “我们现在初步的结论是它的免疫通路会保持一定量的防御状态,但不会免疫过激。像人感染SARS等病毒最后会死于过度的炎症反应,但是蝙蝠的炎症反应和先天免疫不会过激,所以它也不会受到损伤。” 周鹏等人此前也提到过类似思路,研究蝙蝠携带病毒而不患病这一独特之处,有望让人类从中学习如何对抗病毒。 作者们认为,蝙蝠的生理学研究和基因组测序结果为解释其耐受病毒的能力提供了多种解释,而功能基因组学筛选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病毒感染蝙蝠细胞所需要的宿主因子。 两万多个基因筛选:蝙蝠与人类的病毒感染机制有何不同? 基于以上背景,研究团队建立了第一个蝙蝠(黑妖狐蝠,Pteropus alecto)的全基因组CRISPR敲除文库并完成了黑妖狐蝠肾上皮细胞(PaKi细胞)的流感病毒感染的全基因组CRISPR筛选,从中找到了20多个病毒复制所依赖的宿主因子(图一)。 与此同时,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王林发课题组用RNA干扰(RNAi)的方法进行了蝙蝠细胞针对腮腺炎病毒感染的筛选,找到了数十个病毒依赖的宿主因子。 通过对两个课题组的筛选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团队发现其中都包括细胞内吞作用和蛋白分泌通路的重要基因,这些跟人类细胞的病毒感染是类似的,说明蝙蝠细胞和人类细胞的病毒感染对这些通路的依赖是保守的。 除此之外,两组筛选都发现了一个共同的新的宿主基因MTHFD1。MTHFD1编码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是DNA和RNA的组成成分嘌呤碱基从头合成的重要代谢酶。 非常有意思的是,以前的工作在人体细胞的全基因组筛选病毒宿主因子都没有发现MTHFD1。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蝙蝠细胞的MTHFD1表达水平比人类相应组织的细胞要低很多,这可能和蝙蝠适应飞行生活的生理变化有关。 总体来说,研究团队通过对蝙蝠细胞的两万多个基因进行系统全面的筛查,确定了数十个病毒复制所依赖的关键蝙蝠基因。这些基因在蝙蝠和人类中功能是保守的,但是基因表达水平的物种差异可能决定了病毒感染的不同的病理结果。 发现抑制剂carolacton 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RNA病毒包括腮腺炎病毒、马六甲病毒、寨卡病毒等都对MTHFD1的缺失非常敏感,而MTHFD1的抑制剂carolacton对于上述病毒的复制有非常强的抑制作用。这个现象在蝙蝠和人类细胞都很显著。 Carolacton是一种天然产物,被作为抗生素候选分子用于抑制细菌的菌膜生成。 令人欣喜的是,通过与中国疾控中心合作,研究团队发现carolacton也能有效的抑制新冠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复制,而且抗病毒有效浓度远远低于细胞毒性浓度,展示出了良好的成药性。 蝙蝠的基因筛查导致了MTHFD1这个全新的抗病毒药物靶点及carolacton这个抗病毒小分子的发现。这个结果也提示我们可以从研究蝙蝠的病毒感染机制中学习到如何应对病毒感染。 据悉,研究团队后续将在动物感染模型上进一步对carolacton及其衍生物的抗病毒功能进行临床前测试,希望能将其作为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早日推向临床。MTHFD1相关的基因对病毒的影响及其药物靶向的研究也有望提供更多的候选药物分子。 另外,研究团队前期建立的全基因组筛选系统也将在针对蝙蝠的其它组织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的研究中发挥巨大作用,帮助研究者继续探寻蝙蝠的更多的奥秘。(澎湃新闻) (选编:洪田) ...
/ 七天科技博览, 科技
七天科技博览(3月29日)

七天科技博览(3月29日)

【本期导读】 1. 穿山甲不是新冠病毒中间宿主,或是可能潜在自然宿主 2. 国内疫情是否会二次暴发?钟南山最新判断来了 3. 克力芝和阿比朵尔治新冠收效甚微,或反而拖慢转阴 4. 电子烟肺炎和新冠肺炎到底有没有关联? 5. 疫情告急,多国禁止粮食出口? 6. 中国科学家发现杂交稻稳产高产基因 7. 全球变暖引发海洋“灾难” 穿山甲不是新冠病毒中间宿主,或是可能潜在自然宿主         记者24日从云南大学获悉,该校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志刚团队一项关于马来穿山甲不是新冠病毒中间宿主,而可能是与新冠病毒类似的病毒潜在自然宿主的研究结果,近日在Cell子刊《当前生物学》上正式发表。 今年2月2日,张志刚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对来自2019年3月24日无法救护成功的一只穿山甲肺样本病毒组学数据进行重新组装和全面分析,发现其携带有与新冠病毒相近的冠状病毒,被命名为穿山甲冠状病毒(Pangolin-CoV),这种病毒与新冠病毒以及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报道的蝙蝠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相似性分别为91.02%和90.55%。 研究发现,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的亲缘关系仅次于蝙蝠冠状病毒,但是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的S1功能基序高度一致,涉及与人类ACE2受体互作的五个关键氨基酸残基完全一致,而蝙蝠冠状病毒发生了四个突变,提示了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具有相似的宿主细胞识别能力。研究还发现在S1/S2酶切位点,新冠病毒含有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类似的Furin蛋白识别序列,而穿山甲冠状病毒、蝙蝠冠状病毒以及SARS冠状病毒都缺失了该功能基序,表明新冠病毒与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具有相似的宿主细胞侵入机制。 相关研究进展于2月15日第一时间上报到科技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攻关项目”,预印本于2月20日在bioRXiv上公布。2月26日,《自然-新闻》作了引用报道。3月19日Cell子刊《当代生物系》以“马来穿山甲可能是类新冠病毒的潜在自然宿主”为题正式发表,研究数据可在相关平台上自由获取。 此前,武汉病毒所石正丽研究员报道的蝙蝠冠状病毒RaTG13与新冠病毒的基因组相似性约96%,证明了中菊头蝠是新冠病毒的潜在自然源头。张志刚研究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由于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的基因组相似性没有达到中间宿主所要求的99%或以上相似性,证明了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不是同一个病毒,只是类新冠病毒;同时也证明,穿山甲不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而是新冠病毒的可能潜在自然宿主。 综合各方的研究表明,中菊头蝠、马来穿山甲只是可能的潜在自然源头宿主,考虑与新冠病毒与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类似的一个涉及病毒感染的基因位点,甚至也可能是其他未发现的自然源头宿主,无论是蝙蝠冠状病毒、穿山甲冠状病毒或其他可能尚未发现的自然源头宿主携带的冠状病毒,通过哪类中间宿主进化,再传到人类尚且不知,目前无法确定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和自然源头宿主。          张志刚研究团队认为,从目前发现的中菊头蝠、马来穿山甲两个可能的潜在源头宿主分布区来看,中国华南也只是目前发现的可能潜在自然宿主之一的中菊头蝠的部分分布区,现有研究不能确定新冠病毒的发生地,更不能表明新冠病毒起源于中国。 “假如中菊头蝠、马来穿山甲这两个可能的潜在自然源头宿主,能被证明的确是新冠病毒的自然源头宿主,那么它们现在的自然分布区,都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发生地。而至关重要的,是中间宿主是什么?在哪儿发生?为何在武汉爆发?更是未来科学研究的核心。”张志刚说。(科技日报) 国内疫情是否会二次暴发?钟南山最新判断来了 3月27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美国方面的专家进行视频连线,就新冠肺炎疫情诊疗的相关情况进行交流研讨。视频连线后,总台央视记者对钟南山进行独家专访。国内疫情会不会出现第二波高峰?全球疫情控制何时见效?钟南山回应疫情热点问题。 国内疫情是否会二次暴发? 钟南山:不太可能 钟南山表示,国内疫情不会出现第二波高峰。前提是要积极防控,保持警惕。按照现有群防群控机制,目前重点放在防控外来输入者。首先,对其积极进行诊断;其次,在固定的医院或酒店进行隔离。目前,外来输入者中产生传染的可能性极大。 疫情控制何时能见效? 钟南山:如各国积极防控,预计4月份见效 钟南山表示,这个问题有赖于西方主要国家。他们的政策天天都在变,而且越来越接近。现在很多国家的城市采取“封城”举措解决问题,但是“封城”后依然要做好个人防护。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原则上,钟南山说:“我估计欧洲确诊病例未来一周会达到高峰,之后应是往下走,但美国很难说。现在各国政策不太一样,要是都能采取比较积极的政策,病例数应该在4月份就能下来。” 钟南山:疫情“震中”可能转移至美国 钟南山表示,目前,其他国家采取行动已经三周。除少数国家新增病例数有些下降外,其他国家还在上升,特别是美国。现在,美国确诊病例数已超过中国,“震中”可能会转移到美国。 钟南山分享中国快速控制疫情经验 近日,钟南山多次与美国有关专家进行视频连线,就新冠肺炎疫情的抗疫经验和诊疗情况进行合作研讨。对于美国专家特别关心的如何快速控制新冠肺炎疫情,钟南山表示,控制疫情有两个战略,一个是压制、一个是延缓。中国选择的是压制战略,在短期控制疫情。中国社区也具有强有力的群防群控措施,具体来说就是四个“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钟南山:必须重视无症状密切接触者 对于如何控制疫情,钟南山特别强调,不要只重视有症状的人,还要特别关注确诊患者的无症状密切接触者,这一点中国非常重视。(央视新闻微信公号) 克力芝和阿比朵尔治新冠收效甚微,或反而拖慢转阴 新型冠状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科学家们发起了多项研究探索现有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当地时间3月23日,医药学预印本平台medRxiv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未经同行审议),指出根据44例患者的随机对照实验的结果,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Lopinavir and Ritonavir )或阿比朵尔(Arbidol)单药治疗在轻度中度COVID-19的临床治疗中收效甚微。此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还可能导致更多病人的不良反应。 这项研究原本计划招募125名COVID-19患者,但由于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广州的新增确诊人数很少,药物实验的“招募池”迅速耗尽,最终该研究仅纳入了44名患者。其中21例随机分配接受LPV/r,16例使用阿比朵尔,7例不使用抗病毒药作为对照组。 从三组的基线特征来看,LPV/r组中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由阳转阴的中位时间是8.5天,阿比朵尔组是7天,而对照组为4天。此外,与其他两组相比,接受LPV/r治疗的患者中有更多人从轻中度病症发展成了严重/危重状态。三组在第7天和第14天的阳转阴转化率没有显著差异,三组之间病人的退烧、咳嗽缓解、胸部CT改善的比率,以及病人临床状况的恶化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此外,LPV/r组中有5名(23.8%)患者在研究期间发生了不良反应。在阿比朵尔或对照组中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事件。 研究人员同时指出,由于研究受到样本量较小的限制,相关结论将来需要进一步验证。(澎湃新闻) 电子烟肺炎和新冠肺炎到底有没有关联?         电子烟肺炎最早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在2019年8月份。当时美国CDC收集到了一些奇怪的肺炎病例,在9月份时患者人数达到了峰值,但随后就开始下降。至今,美国全境已经报道了2000多例的电子烟肺炎。 这种疾病出现的时候,医生们首先排除了一些会导致肺炎的常见病因。在对患者的背景进行调查时,慢慢发现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抽过电子烟。因此当时研究者和医生给这种肺炎取了个名字叫EVALI (electronic-cigarette, or vaping, product use–associated lung injury),直译过来是“与使用电子烟产品相关的肺部损伤”,此后在中文媒体中一般称其为“电子烟肺炎”。 电子烟肺炎可能是新冠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可供驳斥的点很多,这里选几个广为人知的新冠肺炎特征来对比说明,其实很容易发现,这两种疾病之间真的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 1. 电子烟肺炎无传染性 在电子烟肺炎的病例报告中,没有看到明显地围绕某一个患者聚集发病的情况。虽然美国出现的电子烟肺炎总数不少,但是散落在各个州。众所周知新冠的传染性很强,如果电子烟肺炎是新冠,几十个州的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之中没有报告亲密接触者被传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2. 电子烟肺炎患者较年轻 76%的电子烟肺炎患者年龄在13-34岁之间。而我们知道,新冠的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是以中老年人居多的。来自CCDC的数据显示,30-79岁的患者占到了患者总数的86.6%。在患者年龄这个特征上,可以说这两种疾病的表现是截然相反的。 3. 电子烟肺炎患者少发热症状 虽然在媒体报道中,“无症状感染者”很抓人眼球,但统计告诉我们,大多数新冠肺炎患者有发热(83%),新冠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但是,电子烟肺炎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是比较少的(≥38℃,33%)。 4. 电子烟肺炎已排除感染因素 最关键的是,根据CDC的要求,确诊电子烟肺炎的必要条件是,使用过电子烟+急性肺损伤+排除了感染+排除了其他药物性损伤。也就是说,能够被美国CDC认定成是电子烟肺炎的这2000多病例,应该都被排除过感染因素。  而新冠病毒最开始发现,就是因为武汉的一线医生们怀疑患者是未知感染,多家医院分别送了检测,发现了病毒的蛛丝马迹。在这一点上,电子烟肺炎和新冠显然是矛盾的。 5. 是否有办法追溯电子烟肺炎患者? 如果非要怀疑电子烟肺炎是新冠,是否有办法追溯患者?当然有,而且还不难。之前有报道,被SARS感染过的人,痊愈之后的一段时间(可达5年)也能在体内检测到IgG抗体。而这次新冠,其实也已经在实践中使用了这种手法。新加坡报道的一则病例,用这个方法检测到了一起没找到中间感染源的传播路径。所以就算CDC撒了谎,隐瞒了新病毒疫情,那么那些康复的患者都将成为埋伏的证据,是容易在事后被追溯的。可谓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无论怎么看都是不合情理的行为。 追溯一种病毒的起源非常重要,非典之后,对于SARA病毒的倒追工作持续了十多年。目前,新冠病毒的起源尚未可知,但如果不尊重科学规律,轻视疫情,用阴谋论来解释一切,却无疑是一种自送刀柄的行为。(环球科学) 疫情告急,多国禁止粮食出口?        美国彭博社日前报道称,主要小麦面粉输出国哈萨克斯坦已经禁止出口小麦面粉、红萝卜、糖和马铃薯,越南暂停签署新的大米出口合约,塞尔维亚禁止出口葵花籽油等商品。俄罗斯也表示将每周评估情况,再决定是否实施出口禁令。与此同时,主要小麦进口国阿尔及利亚和土耳其发出新标书,摩洛哥暂停征收小麦进口关税直至6月中。一时间,关于粮食危机的担忧四起。国内多家主流媒体也纷纷报道疫情之下的这一新动向。《中国科学报》向部分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国际组织求证,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如果因为禁运导致全球粮食供应链断裂,情况会和2008年前后的粮食危机相似。一旦主要粮食出口国限制出口,将导致全球粮食供应紧张,加剧粮食价格上涨,给粮食进口依存度较高的国家带来较大的紧张和压力。(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家发现杂交稻稳产高产基因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院士、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熊国胜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发现了杂交稻实现“绿色革命”的伴侣基因,这一基因决定了杂交稻稳产高产的性能。该项成果日前发表于《分子植物》杂志。 钱前院士介绍说,植物株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农艺性状,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通过植株高度、茎枝数和穗粒数等植物株型的适当改良,可以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20世纪50至60年代,为解决发展中国家人口的温饱问题,育种家利用“矮化基因”改良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进行高产育种研究,被称为“绿色革命”。其中的代表性成果是国际水稻研究所于1967年培育的“IR8”,这一品种成功解决了东南亚地区的粮食问题,被誉为奇迹稻。奇迹稻“IR8”高产、矮小,这两个基因分别来自不同的水稻植株。 我国水稻工作者也是率先开启水稻矮化育种的团队之一。此次研究发现,我国超级稻父本品种“华占”含有“独脚金内脂合成基因”的新等位基因,能够有效增加水稻茎枝数和产量。 “‘华占’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茎枝较多,稳产性好,以‘华占’为父本育成的品种超过300个,一系列超级稻组合推动了新一轮的杂交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在生产上有良好的效果。”钱前院士说。 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奇迹稻“IR8”和我国大面积推广的“双桂”,“明恢63”和“华占”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种中,都携带稳产高产的“独脚金内脂合成基因”等位基因,控制矮秆性状的有利等位基因则是来自中国台湾水稻品种“低脚乌尖”。这表明在现代籼稻品种育种过程中,这两个基因同时被育种家选择并广泛利用。(新华网) 全球变暖引发海洋“灾难”         自前工业化时代以来,全球气候不断变暖,世界各地的海洋平均温度已上升1°C。近日,两项研究分别探讨了全球气候变暖对大西洋洋流和海洋生物的影响。 3月27日,《科学》刊登的一项关于过去50万年洋流强度的新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洋流,相反它可能会引发古代事件的重演——当时多次气候变暖导致洋流强度长达一个世纪的强烈波动,播下气候混乱的种子,让欧洲时而变冷,时而变暖。 另一项研究则分析了过去一个世纪里340种广泛分布的海洋生物的丰度趋势,结果显示温度上升还导致海洋生物种群大小发生广泛变化,而且各物种均存在一种其数量在两极侧增加、中心侧减少的普遍模式。相关论文3月26日刊登于《当代生物学》。(中国科学报) (选编:洪田) ...